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硕丰2号水稻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审定编号湘审稻200500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常规早籼稻。在湖南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4天左右。株高74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叶色较深,叶片厚直。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落色好。颖尖红色、无芒。湖南省区试结果: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3万穗,每穗总  相似文献   
2.
新疆硕丰种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棉花育种、良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3.
早酥,锦丰,硕丰梨在晋北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是晋北地区栽培果树中主要树种之一,其主栽品种为苹果梨。在80年代,我们先后引栽了锦丰、早酥、硕丰梨新品种,并定植在阳高县王官屯镇、省高寒所、浑源县荆庄乡等区域进行观察与研究,从中选出抗寒、优质并可取代苹果梨的理想更新换代品种。现将多年调查结果作一介...  相似文献   
4.
梨新品种——硕丰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硕丰梨是山西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用苹果梨和酥梨杂交育成的中熟、优质、耐藏的抗寒大果型脆肉品种。1995年通过鉴定并命名,1998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除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性外,还主要表现在耐寒性与苹果梨品种相近,而果个、色泽及内在品质等性状?..  相似文献   
5.
耐热耐贮草莓新品种“硕丰”与“硕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硕丰、硕蜜为两个草莓优良新品种,其植株长势壮,耐热性强,果实大,耐贮性好。硕丰又为晚熟、丰产、稳产品种,适于加工与速冻;硕蜜为早中熟品种,风味鲜美,品质优良,维生素C含量高。该两品种已于1989年11月通过省级鉴定,认为可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报刊摘引     
《山西果树》2007,(5):53-56
苹果新品种——红香脆;桃新品种——红丽桃;核桃新品种——硕丰;葡萄新品种——紫秋;板栗大果短枝型新品种——莲花栗。  相似文献   
7.
《河北果树》2015,(2):60
<正>主营:嫁接核桃苗、油松、侧柏及各种绿化苗。核桃品种:石门核桃、清香、硕丰、辽核(共10万株)。文玩核桃:百花山(满天星)、盘龙纹、王勇官帽、麦穗虎头。另有国槐、白腊、栾树、五角枫、法桐苗、山桃、山杏、樱花、碧桃、矮樱、丁香、连翘、卫矛、女贞、小檗、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球、白皮松、银杏、刺槐、海棠、金叶榆、椿树、樱桃树、大规格核桃树。  相似文献   
8.
芸苔素内酯     
《农技服务》2009,26(3):17-17
<正>芸苔素内酯,英文通用名brassinolide,中文别名:益丰素、天丰素、油菜素内酯、农梨利;曾用商品名:硕丰481,芸薹素内酯,云大120,皇嘉芸薹素等。化学名:2a,3a,22s,23s-四羟基-24R-乙基-β-高-7-氧杂-5a-胆甾-6-酮。农药类别: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类别:激素类。芸苔素内酯外观为白色结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7,(2):191-193
为了探索不同梨品种果实的石细胞差异,以硕丰梨、玉露香梨、巴梨为试材,测定了3个品种梨果实石细胞含量、石细胞团的分布、石细胞团的大小与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石细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硕丰梨玉露香梨巴梨,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近果心近果皮果肉中部;同一品种的梨果,果实较小的梨果石细胞含量更高。间苯三酚-盐酸染色结果显示,石细胞团主要分布在果心处,且呈现出辐射状由果心向果肉中延伸,分布特点是近果心近果皮果肉中部。近果心处石细胞分布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硕丰梨玉露香梨巴梨。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梨果实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选用高产大花生品系农大818,研究起垄覆膜种植喷施硕丰安对花生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盛花期施用硕丰安可抑制植株旺长,降低植株高度,提高饱果期植株冠层光截获率,提高主茎顶叶的光合速率(Pn)、光吸收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玉米素核苷(ZR)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降低叶斑病的发病率,荚果产量达5953.9kg/hm^2,比对照处理增产3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