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喷枪喷出液体的雾化粒径随压力与扇面孔开度变化的特性,搭建了以PC机—激光粒度仪—喷枪—压力源为主体的实验台进行实验。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喷枪接入压力源的不断增大,可以认为雾化粒径逐渐减小,雾化效果越好;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喷枪扇面孔的开度增大即扇面孔压力增大,雾化粒径并不是总在减小,雾化效果在某一段压力值下反而变得不好。当压力增大到4 bar后,喷雾粒径随压力增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8日,正定县北关村某养犬户饲养的两只50日龄的细犬发病,到我站宠物门诊就诊,主诉这两只犬放养,购进不久。经检查后在犬的头都发现有虫体寄生.虫俸扁豆大,灰褐色,而虫体的腹部还有一大米粒大  相似文献   
3.
杨扇舟蛾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4年试验研究,从4种常用化学农药中筛选出40%氧化乐果、50%甲胺磷两种农药防治杨扇舟蛾效果较好。两种农药以l:l混合使用,杀虫效果在95%以上。并找出了最佳施药浓度和防治时期。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淮北的农田林网、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及四旁植树等都是以杨树为主,大面积的杨树纯林,使病虫害得以不断繁衍、扩散,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杨树的防护效益及木材等级.经20年的林防工作不断探索、研究、积累,基本撑握了淮北杨树常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3月底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幼树感病时多在干、枝部出现灰色或褐色水泡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压之有粘液流初,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皮层坏死,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的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病原菌借空气传播,由气孔侵入。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多次侵入。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6.
采用纱笼法,分析了3种农药(灭虫灵、吡虫啉、敌杀死)防治杨扇舟蛾的效果。结果表明,4 000倍和6 000倍灭虫灵效果最好,在施药48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100%;其次为敌杀死,施药72 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93.19%。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3种药剂的施用顺序是灭虫灵6 000倍液、灭虫灵4 000倍液,敌杀死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小西山山前代表性洪积扇的观察研究,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对土壤薄片的观察,分析土壤微形态特征;用ENVI及MATLAB软件处理图片,并对孔隙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WL1)剖面表层土壤微结构为海绵状结构,而园地(WL2)和菜地(WL3)的表层土壤多呈整块状结构或孔道结构;2)各采样点土壤矿物成分相近,但骨骼颗粒形态特征有较大差异。3)WL1剖面土壤孔隙度较高,以面状孔隙为主,WL2和WL3剖面土壤孔隙度过低,以中小孔隙居多。研究认为:1)林地的土壤微结构较园地和菜地的好,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管理,园地和菜地使土壤微结构变差,土壤孔隙度下降。2)各采样点土壤成土母质相似,土壤骨骼颗粒形态差异受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人类干扰程度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099-1102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镰形扇头蜱雌成蜱中肠内容物、唾液腺、虫卵的菌群结构。无菌条件下采集镰形扇头蜱雌成蜱中肠内容物、唾液腺、虫卵,提取细菌总DNA;以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rDNA V3区;DGGE电泳,回收、克隆、测定DGGE优势条带。结果表明,饱血和半饱血雌蜱中肠菌群结构相同,中肠内容物、唾液腺和虫卵部分细菌相同;9条明显条带的序列分别与柯克斯体属(Coxiella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涅斯捷连科菌属(Nesterenkonia)、共生菌(Symbiotic bacteria)和未培养土壤细菌的16SrDNA V3区序列高度相似。分离到2株细菌,为模仿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杨树目前已成为和县的主要速生丰产树种,其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其重要。近几年来,分月扇舟蛾已逐步上升为该县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入秋后可见大面积的杨树叶片被其吃光,严重影响了杨树的生长,甚至导致树木的枯死。本文总结了分月扇舟蛾在和县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茜舒曼 《草原》2011,(7):17-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