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29篇
  免费   987篇
  国内免费   1754篇
林业   3912篇
农学   3096篇
基础科学   3267篇
  3627篇
综合类   28454篇
农作物   2070篇
水产渔业   1817篇
畜牧兽医   4852篇
园艺   7252篇
植物保护   1223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996篇
  2022年   1037篇
  2021年   1164篇
  2020年   1212篇
  2019年   1459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1233篇
  2016年   1564篇
  2015年   2010篇
  2014年   3327篇
  2013年   3093篇
  2012年   3922篇
  2011年   3820篇
  2010年   3434篇
  2009年   3332篇
  2008年   3468篇
  2007年   3126篇
  2006年   2966篇
  2005年   2930篇
  2004年   2207篇
  2003年   2046篇
  2002年   1550篇
  2001年   1485篇
  2000年   930篇
  1999年   690篇
  1998年   709篇
  1997年   673篇
  1996年   545篇
  1995年   516篇
  1994年   552篇
  1993年   423篇
  1992年   433篇
  1991年   382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37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7年   18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87篇
  1953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料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缓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殖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殖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 kg/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以及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归纳了该树种在栽培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归纳了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种子采集、苗木培育、造林栽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并对该树种在沿海城市的绿化现状、抗风特性和用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为长叶马府油的人工栽培和园林绿化栽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机插秧作业时,通过侧深施肥装置将肥料按照农艺要求精确定量的施用在苗侧靠近根部泥浆中,并由浮船刮板覆土,实现秧苗根系对肥力的精准吸收,避免肥料随水流漂移,具有显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生长、缩短秧苗返青时间、降低成本等优势,实现减肥不减产的目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肥料包装机物理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选用了定量给料机为给料装置;采用模糊PID建立了控制系统伺服传动的数学模型;最后,选择了四核微处理器Exynos4412为控制器,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了基于嵌入式ARM的肥料包装机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包装的偏差值均在±0.2%以内,精准度较高,满足系统精度要求,证明该系统具有定量准、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俄罗斯里萨文科园艺研究所引进13个蓝靛果忍冬品种的优质扦插苗木,定植在黑河市中俄林业科技合作园区试验地内,进行物候期、果实性状特征、区域化试验等方面的试验.以当地野生蓝靛果忍冬为对照,从单株产量、百果重、区域化试验等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Огненныйопал2C表现出产量高、栽培性好、适应性强、抗病等优点,适合在黑河及生态相似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对泥岩盖层排替压力的影响,以三水盆地布心组三段(简称布三段)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矿物分析,并针对不同黏土矿物组合的泥岩开展排替压力测试,进而分析排替压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布三段泥岩有2种不同的黏土矿物组合类型:类型1为伊利石+高岭石+伊-蒙混层组合,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北部宝月背斜;类型2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组合,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南部东部斜坡-华涌凹陷;布三段1150m左右的泥岩全部样品排替压力介于7.43~13.76MPa,平均值10.25MPa;其中类型1的泥岩样品排替压力介于9.51~13.76MPa,平均值11.40MPa,为一类盖层指征;类型2的泥岩样品排替压力介于7.43~9.68MPa,平均值8.87MPa,为二类盖层指征;当黏土矿物中伊-蒙混层含量升高时,泥岩盖层排替压力较高,封闭能力较强;当泥岩黏土矿物中绿泥石、高岭石含量升高时,泥岩盖层排替压力降低,封闭能力相应降低;这3种黏土矿物的膨胀性、可塑性的排序为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因此其含量对于泥岩盖层封闭性产生直接影响.该研究可为该区有利盖层条件预测和类似岩性盖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翔寅 《现代园艺》2021,(6):163-16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宜居街区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宜居街区建设的热点研究方向。以宜兴市东氿新城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景观改造提升设计项目为例,立足该街区居民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通过对街区内各功能区的改造和景观的搭配,形成良性合力,满足不同年龄段对于宜居生活的追求,确立了打造温情家园、交往空间、全民服务、人本交通和低碳生活的建设理念,进而将该街区打造成一处景观优雅、服务功能齐全、交通便利、低碳环保的生态宜居街区。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水钾耦合处理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骑士T’和‘公农1号’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 d,8 d和12 d(用W1,W2,W3表示);钾肥施用量水平为副区,具体施用量分别为50 kg·hm-2 K2O,100 kg·hm-2 K2O和150 kg·hm-2K2O(用K1,K2,K3表示),并设置不施钾肥为对照(CK),于越冬前期挖取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翌年测定越冬率。结果表明:在W3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品种苜蓿根颈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越冬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W1和W2处理,其中以K2施用量处理下的数值与CK差异最显著(P<0.05),且此施肥量下的MDA含量也显著低于CK(P<0.05)。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生产苜蓿,灌水时间间隔为12 d、钾肥施用量在100 kg·hm-2K2O有利于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