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发生在叶部,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出现退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的粉疱,即复孢子堆。复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斑,即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水稻叶鞘腐败病在北安市的发生状况,危害症状,从形态、颜色说明了叶鞘腐败病的危害特点。总结了该病的发生条件和规律,提出选用无病种子、种子消毒、消来菌源、加强肥水管理等预防措施,田间防治上提出先防飞虱、螟虫等传播昆虫;发病初期.喷比艳、多菌灵、苯来特杀菌剂防效可达70%-80%;在苯来特中加入定量的杀虫剂如乐果、杀螟松.防效可迭80%以上。  相似文献   
3.
范仲先 《新农村》2014,(1):24-25
1.特征与习性 何首乌为蓼科属多年生缠绕性草今植物,藤茎长2~4米,多分枝,茎红色,叶互生,基部卵状心形,尖端渐尖,全缘,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长5~9厘米,宽3~5厘米,叶柄基部有膜质叶鞘抱茎,花小而多,白色,腋生或顶生,  相似文献   
4.
棕榈科植物大王椰Roystonea regia,因其较高观赏价值和优秀抗台风能力,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被广泛用作园林绿化树种。但由于其叶片掉落而伤人损物的事件频发,大王椰的安全问题引起多方关注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分别从大王椰自身的不安全因素角度和潜在的人员财产危害角度,将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和分类。针对最普遍和潜在危险最大的现存成年大王椰树叶掉落风险,提出3种应对措施——隔离、修剪和捆绑叶鞘。通过比较各措施的应用场景和特点,提出因地制宜选择相应措施,推荐使用棕绳绑扎叶鞘方式的建议。此外,进行了将安全清除的枯死大王椰树干应用到园林花境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利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野生资源,本研究从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共采集了1 723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资源,通过表型特征观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共鉴定出了99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246份垂穗披碱草种质,并测得老芒麦的DNA含量在5.86~7.30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6.66 Gb;垂穗披碱草材料的DNA含量在9.50~10.36 Gb之间,平均DNA含量为9.97 Gb。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野生老芒麦材料在苗期基部叶鞘出现了绒毛,分析发现该表型出现的概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海拔、年年均气温以及年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表明老芒麦苗期基部叶鞘绒毛的有无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是老芒麦种质应对不同环境类型的适应性机制之一。本研究为老芒麦的形态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稻叶鞘腐败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叶鞘腐败病已成为寒地稻作区的主要病害,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造成水稻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2008~2010年查哈阳农场开展了寒地水稻叶鞘腐败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1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发生普遍,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尤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鞘,次为叶片和穗部。1.1症状:病害发生先在叶鞘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扩大呈椭圆形,最后呈云纹状,由下向上蔓延至上部叶鞘。病鞘因组织受破坏而使上面的叶片枯黄。在干燥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绿色,边缘暗褐色。潮湿时,病部长有许多白色蛛丝状菌丝体,逐渐形成白色绒球状菌块最后变成暗褐色菌块,最后变成暗褐色菌核,  相似文献   
8.
杂草图谱     
《杂草科学》2010,(1):77-78
形态特征 成株秆丛生具分枝,光滑,直立或基部膝曲。叶鞘光滑,大部短于节间。叶舌短小、膜质。叶片纵卷成针状。圆锥花序.小穗线形,灰绿色或紫色。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一、仲玉1号1.选育单位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品种来源用自选自交系546-130作母本,与外引自交系21-ES作父本组配育成。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约119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圆。株高约301.1cm,穗位高约119.5cm,全株叶片19~20片;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  相似文献   
10.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