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061篇
基础科学   153篇
  284篇
综合类   5333篇
农作物   457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15篇
园艺   296篇
植物保护   20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甘薯秧蔓机械化回收过程中离散元仿真研究缺乏准确参数值的问题,采用直接测量和虚拟标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碎甘薯茎秆和叶片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研究。采用物理试验法获得碎甘薯秧的本征参数、碰撞恢复系数等参数值及碎甘薯秧颗粒的静摩擦系数参数范围,并为离散元法仿真设计了不同的参数组合。通过堆积角优化仿真试验确定甘薯叶片本征参数及其他不易直接测量的离散元仿真参数。Plackett-Burman试验表明,甘薯茎秆—甘薯茎秆和甘薯茎秆—45钢的静摩擦系数、甘薯茎秆—甘薯茎秆和甘薯茎秆—甘薯叶的滚动摩擦系数均显著影响堆积角。运用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优化试验标定了对碎甘薯秧堆积角有显著影响的参数值,以得到的参数进行颗粒堆积仿真试验,测得堆积角平均值为40.51°,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0.972%,说明物理试验加优化仿真试验来标定离散元参数是可行的,标定所得的参数可作为甘薯秧茎叶离散元仿真参数。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双季鲜食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生态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其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与覆膜、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秸秆还田与残膜清除等.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轮作区及其他相似区域.  相似文献   
3.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八年四轮国家甘薯区域试验的回顾与分析,了解我国甘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家甘薯育种目标为导向,探寻我国甘薯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为甘薯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6.
双季哈密瓜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蔬菜》2018,(9):41-43
为了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种植效益,减轻夏季高温酷暑给植株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对比了传统哈密瓜套种棉花或高粱的种植模式后,2013年吐鲁番地区探索成功了一年双季哈密瓜的种植模式,取得了缩短种植时间,延长上市期,减轻病虫危害,避免后期植株早衰及降低人工成本等良好效果,同时创新出品种选择、合理播期、严格蹲苗、高温晒垡、病虫防治等一套适合双季瓜生产的栽培措施,为双季瓜的增产增收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宜本地种植的淀粉型的甘薯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优良品种,解决生产、市场需求,进行了甘薯新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9.
10.
甘薯由于无污染,富含可溶性糖、胡萝卜素和多纤维素开始成为都市新宠。近几年苍南县山区早地种植甘薯面积骤减,在县城和中心集镇的近郊,却大面积发展迷你型甘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