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29篇
  284篇
综合类   538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美琪  贾小卫  郭蕊  吴丹  刘浩 《绿色科技》2020,(6):34-37,42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卫星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9年7月22~23日京津冀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卫星云图、动热力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500hPa两槽一脊、副热带高压北抬、低空急流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和黄渤海的补充水汽为暴雨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在河北中部的水汽辐合抬升则为暴雨提供了抬升条件。此次暴雨的产生受中尺度对流云团的连续生成合并影响,降水效率高。在暴雨中心整层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速度中心明显,使得高层的抽吸作用更强,更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与发展,为降水强度增大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高空弱冷空气的入侵对能量锋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起到了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林业与五指山的自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华  包焱 《热带林业》2001,29(2):73-80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现存地势最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是我省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海南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但由于保护区横跨琼中、通什、保亭三县、市,紧邻保护区还生存着众多贫困的黎、苗族村民。因此,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社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五指山热带天然林的保护。海南省林业局中德海南热带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在社会林业与五指山森林的保护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就在全省来说,也是首次对社会林业与森林保护上进行的探索。五指山地区社会林业的研究,对保护海南热带雨林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对社会林业与五指山的森林保护进行了阐述、分析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与海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甘肃河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0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用EOF和REOF方法对其做了分解,进行了透雨日期的气候分区,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部透雨平均日期与南部透雨平均日期具有相反的趋势,北部最迟在5月下旬,南部最早在4月中旬;20世纪70年代透雨日期偏迟,80年代透雨日期偏早,90年代偏迟。透雨早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多,透雨迟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少;透雨日期与北太平洋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高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低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迟。  相似文献   
4.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玉米田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普通地膜覆盖、小麦秸秆覆盖及露地栽培3种不同处理对旱地玉米田土壤环 境、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栽培能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 水分利用率,调节土温、湿度,协调水热资源利用的同步性;秸秆覆盖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特 别是速效钾含量;在玉米生长后期,提高叶面积指数,延长叶片功能,提高玉米的光合能力从而 防止玉米早衰,增加穗重,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逐时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4月18-19日华南地区出现的一次连续性暖区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是受气旋性环流切变、西南低空急流影响而形成的暖区对流性强降水天气过程。500hPa副高呈带状分布,强度偏弱,位置偏南,气旋性环流自西向东影响了江南地区;华南地区地面呈东高西低的形势,广东始终处在地面低压前部偏南风的控制下;850hPa和700hPa受西南低空急流的影响,配合以风速或切变形成的低层辐合,高空200hPa对应强的辐散流场;华南至江南一带南低北高的地势,对地面偏南风或西南风起到了很好的抬升作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这次连续性暖区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6.
谢智飞 《农业考古》2020,(1):235-242
本文以1047年发生在北宋宫廷内的一场祈雨祭祀为研究对象,运用"剧场国家"理论,描绘了祈雨的"展演"相与"权力"相,研究了祈雨期内以展演为表征、以权力为暗流的人神、人地、人人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祈雨是充满象征意义的展演式活动,祈雨人宋仁宗需要向天神与黎民展演德行,而展演德行又需借助于气象技术;另一方面,贾昌朝被罢相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罢相反映出北宋中期朝廷内激烈的政治纷争,其仍为庆历新政后权力博弈的延续。可见这场祈雨是一场德行的展演,也是实在的操纵帝国的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北部垄膜沟植田间集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土高原北部,采用起垄覆膜(垄上覆膜种植马铃薯,垄沟种植谷子)的垄沟间作田间集雨补灌栽培并结合增施氮、磷、钾化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化肥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利用率,有明显的集雨增墒效果,同时采用起垄覆膜种植马铃薯与垄沟种植谷子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工程集雨,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进行节约化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8.
保雨灌溉技术的核心是向天空要水,与蒸发夺水,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需要。在作物需水不足时,提取地下水补充灌溉。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保雨灌溉比常规井灌年均节水2091mm/hm~2,增产粮食2020kg/hm~2,促进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雨水资源的现状。对我国温室雨水资源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对雨水的利用。提出了利用温室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温室灌溉.并对系统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鸡西市第一中学建设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总体布局、交通组织、场区竖向、运动场地及校园绿化等方面做详细的设计思考后再进行规划设计,使其设计效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推动了教育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