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上海松江雷竹引种拓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母竹质量、生态条件及种植技术3个方面,对雷竹引种成活率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水网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应按竹子的年龄、胸径、高度、枝下高、留枝盘数5个品质指标选用母竹;将种植地化整为零,建成1500m~2的生产小区,使沟渠道路配套搞好排灌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弥补雨量偏少之不足,采用相应的种植技术,使母竹与生态环境统一,从而保证平原水网地区雷竹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烧制法、干馏法和渗漉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竹沥,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烧制法提取竹沥检出峰104个,可定性成分为20个,含量占总检出成分的62.89%;干馏法提取竹沥检出峰100个,可定性成分21个,含量占总检出成分的57.14%;渗漉法提取竹沥检出峰99个,可定性成分33个,含量占总检出成分的64.81%。雷竹竹沥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含量与不同的提取方法有关,有机酸类化合物提取应采用烧制法;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提取宜采用渗漉法;酚类化合物提取采用干馏法最优。  相似文献   
3.
在丽水市滩圩经过几年的引种雷竹试验,现已初具规模,生长良好,据此提出今后在滩圩引种发展雷竹的成功经验,应注意做好造林地、造林季节的选择,改良土壤,做好抗旱防涝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每个竹种的不同的出笋期选用雷竹、角竹、金竹、绿竹、吊丝单及毛竹(冬笋)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模式样板20公顷。对竹笋的产量、笋期,作了观察、调查。认为在年平均气温18℃左右、一月份平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条件下,或有丛生的食用竹笋生产的地区,可按此模式配置成周年供笋生产。  相似文献   
5.
雷竹引种与丰产培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种雷竹,进行笋用竹林丰产栽培试验,探讨营林技术对其速生丰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林地表土层以下深度30cm深翻耕作、深层施肥等措施后其优质经济竹(眉围≥9.60cm)可达65.0%以上,比对照提高18.6%~31.7%,新栽竹林套种农作物有利于促进雷竹笋用竹林速繁成林。  相似文献   
6.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与丰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雷竹引种栽培成活率达94 5%,当年出笋率31%,次年出笋率87%,第3a出笋率98%。并介绍了雷竹丰产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物对雷竹林笋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8种覆盖物对林地土壤温度的调节和对雷竹林笋期、笋产量及竹林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覆盖物均提高了林地土壤温度,提早了始笋期,延长了产笋期,增加了竹林的笋产量与产值。经综合评定,若糠覆盖为最佳处理,与对照相比,其试验林地表层土壤(0~25cm)温度提高3.83℃,始笋期提早41d,笋期延长40d,产量、产值和纯收益分别增长29.4%、270.3%和310.2%。  相似文献   
8.
几种酚酸对毛竹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连续多年覆盖后雷竹林产生的衰退减产问题,从竹林覆盖物料对竹子的化感作用角度对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外施不同浓度和种类的酚酸以及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以探求酚酸等化感物质对竹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处理液浓度的上升,几种酚酸和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的抑制作用增强.稻草、竹叶2种覆盖物1倍浸提母液处理后长出的种子胚根迅速失活死亡,5、10倍2种浸提母液对发芽势、胚根长度、胚根质量有促进作用.1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使胚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减少24.49%~48.99%,胚根质量减少9.17%~38.08%;5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可使胚根长度减少73.48%~88.63%,胚根质量减少76.00%~90.83%.据此认为,覆盖物产生并在土壤中累积的大量酚酸可抑制竹林根系生长,并导致雷竹林经连续多年覆盖后衰退和减产.  相似文献   
9.
雷竹林营养元素分配与积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年龄雷竹各器官的N、P、K、Ca、Mg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竹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N、P、Ca、Mg均为叶>枝>秆,K为秆>叶>枝.各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叶:N>K>Ca>P>Mg;枝:K>N>P>Ca>Mg;秆:K>N>P>Mg>Ca.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4 654.20kg·hm-2,5种营养元素贮藏总量为202.94kg·hm-2.  相似文献   
10.
雷竹覆盖栽培失败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嵊州市雷竹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经验,对嵊州市的雷竹覆盖栽培失败典型事例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提出了嵊州市雷竹覆盖栽培的对策与措施和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