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资源消耗型发展的教训中,人们深刻感受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作为占全国人口约60%的广大农村地区,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落实与推进全面建没小康、构筑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以国外学者关于生态村建设模式为依据,挖掘生态村内涵,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以安吉县禹山坞村为例,探讨生态村的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2.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经济社会从增长型发展进入和谐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实施生态建设、发展林业能够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创造条件,为生态经济发展带来广阔前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核心是发展,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林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不能因为局部的、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而以偏概全,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否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宁夏西海固地区生态建设中的博弈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问题已是制约贫困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博弈论,探讨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生态保护与重建中各经济利益主体的不同行为动机。结果表明,由于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对待公共产品(生态环境)的偏见以及自身行为的短期化,导致了目前生态保护与重建低效的局部性窘境。据此,提出了要致力于建立符合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协同合作机制,以真正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资金来源一直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如何吸引非国有资本投入到生态公益林项目的建设中,成为需要探讨的新课题。本文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具体特点,提出把BOT、PPP、TOT、PFI等目前国际新兴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应用到地方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中,以缓解财政资金投入压力,加快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文章讨论了生态建设提法的由来,论述了“生态建设”一词的科学内涵。对否定“生态建设”提法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生态建设”的提法符合生态学原理,也是相关社会实践的科学概括。长期以来“生态建设”一词已成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规范用语并为社会各界广为接受,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难免在广大国民中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地处“三江”发源地,总面积72.127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477km^2,占46%。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自然条件严酷;地质结构复杂;坡耕地多;林草覆盖率低;过度开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生态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快速推进所引发的城镇水土流失危害已尤为严重,并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形成了背道而驰的不和谐局面.立足城镇化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机理分析,探讨了城镇水土保持的理论内涵,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措施,进而构建了城镇水土保持所追求的生态系统健康维度及城镇水土保持的多效应聚合性,最终结合河北省鹿泉市城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探索阐发了己见.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前,城市水域景观的开发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雷同化、工程化、简单化、非人性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析了城市水域景观生态特征和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并以开封市为例,探讨了开封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彭昌达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54-55,128
澧水全流域1 044 km2水土流失强度侵蚀、剧烈侵蚀的面积基本上集中在张家界市境内的澧水中上游。文中对澧水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水土流失治理的发展过程及效果、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示范功能与社会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走过了26个春秋,在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用历史的、全局的眼光观察研究三北工程,会更加清楚地看到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不断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