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肇州县羊草+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式呈单峰型,符合四次多项式模型增长,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m2而后下降;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由上至下呈负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u=Y·(D+10)-x.其中在0-3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7%~82%.  相似文献   
2.
羊草草原枯枝落叶中能量特征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以枯枝落叶为主体的能量的输入,积累和释放,是能量流动的主要环节。每年因植物的枯死,转移到枯枝落叶的能量为3949.679KJ.m62.a,其季节变化呈指数形式。现存枯枝落叶中贮存的能量为3424.10KJ.m^2,经1年分解后,残留在枯枝落叶的能量为2282.43KJ.m^2,释放出的能量为1141.60KJ.m^2,能量释放的季节动态呈S型曲线。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不同强度、不同作用时间的磁场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为柴胡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将处理后的柴胡种子置于25℃恒温40%光照的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测定幼苗幼叶中叶绿素含量、CAT、POD、SOD酶活性。多数经磁场处理的柴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叶中的CAT、POD、SOD活性高于对照,100 mT 55 min处理的发芽率、POD、SOD活性最高。柴胡种子放置时间越长,种子活力越低。适当的磁场处理,能显著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提高柴胡幼苗的抗逆性,对柴胡的人工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北柴胡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以0.5%、1.0%、1.5%和2.0%的酵母浸膏液对北柴胡种子进行浸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测定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酵母浸膏液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含水量的测定采用烘干减重法,体积的测定采用排水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 250染色法,氨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柴胡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含水量的变化和其体积的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呈先下降后上升再缓慢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整体呈先急剧下降后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氨基酸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酵母浸膏液浸种对北柴胡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酵母浸膏液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鹅掌楸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泥炭、稻壳、森林表土、黄心土混合配制成5种轻基质配方,开展鹅掌楸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方之间的重量,容器苗苗高、地径、根系、单株干物质重量达到极显著差异;4号轻基质配方(泥炭50%+稻壳2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育苗效果最好,苗木粗壮、根系发达、基质重量较轻;1号轻基质配方(泥炭20%+稻壳5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效果最差。研究认为:在鹅掌楸容器育苗生产上宜选用4号轻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7.
以杂交马褂木幼林为供试对象,进行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追肥1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施洞氮复合肥0.25kg/株和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追肥3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以施尿素0.25kg/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09em和1.85m,比对照分别提高72%和111%。综合成本效益考虑,适合推广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依次为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1ks/株、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和尿素0.25kg/株。  相似文献   
8.
不同磷效率马褂木种源对磷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将以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机制主动适应胁迫环境,包括根系对生长环境中难溶性磷的活化,有效吸收、运转、分配及再利用等.植物通过改变对养分的需求以维持自身代谢和改变根系形态、生理机能来增强自身活化和吸收养分的强度[1].具有较高的磷素吸收能力是植物耐低磷胁迫的基础[2],研究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对揭示耐低磷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在农作物方面有过一些研究[3~6],但在林木方面研究不多.本试验以不同磷效率的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6个种源为材料,试图研究低磷营养胁迫下马褂木种源在膜脂过氧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及与磷效率的关系,为优良耐低磷马褂木种源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鹅掌楸种源材性遗传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鹅掌楸两个种及其杂种多地点7年生种源试验林中,随机抽取3块试验林共282株样本,分别遗行木材基本密度(BD)和纤维长度(FL)的测定分析,在分布型拟合与精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般线性方差模型分析,结果为:中国鹅掌楸种源间BD和FL均差异显著(a=0.05),5个北美鹅掌楸种源间BD和FL未达到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平均值T检测表明中国掌楸与北美鹅掌楸两种间BD和FL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鹅掌楸的BD总均值为0.397g/cm^3,FL总均值达1.603mm,属于中小密度,长纤维或近长纤维树种,差异分析揭示了种内差异是掌释属的主要变异来源,种内种源间存在选择的遗传基础,性状遗传相关分析认为,鹅掌楸BD和FL之间相互不密切(r=0.157),两本材料状与各生长因子间相关亦不密切,说明他们之间基因连锁不紧密,可独立选择。BD种源广义遗传力为H^2BD=0.65,受遗传控制较强,FL为H^FL=0.29,受遗传控制中偏弱,两性状年-年间遗传相关密切,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方3种标准进行了鹅掌楸属材料种源选择,其中,在“强度选择”条件下,选出BD优良的种源为庐山和桑植,FL优良的种源为浏阳和赣武夷,均为中国掌楸种源,北美种源虽然与中国种源在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多数处于中等水平上,对照杂种夫性系BD和FL的均超过鹅掌楸性状总均值,但未超过最好的种源。  相似文献   
10.
磷素环境与马褂木种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很低,难以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的需要。据统计,在全世界13·19亿hm2的耕地中约有43%缺磷,而我国耕地则有2/3缺磷(何绪生等,1998)。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富铝化作用明显,多数土壤呈酸性或强酸性,磷素固定强烈,土壤有效磷含量仅在1~2mg·kg-1(邱燕等,2003)。虽然施用磷肥的效果显著,但其利用率一般不超过10%,多为土壤固定并转变成植物较难吸收的Ca-P、Fe-P和Al-P等(熊毅,1997)。鉴于植物具有将土壤难溶态磷转化为有效态磷并加以吸收利用的能力,通过选育磷高效利用的植物品种来开发土壤中难溶态的磷素资源,可减小对施用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