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二化螟的发生危害与暴发原因,对其抗药性情况及抗性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已有研究表明:解毒酶活性升高、靶标不敏感性以及蛋白质的螯合作用与二化螟抗药性形成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蚜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棉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比较缓慢,有些地区抗性水平仍处于敏感或敏感度降低阶段,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主要品种抗性倍数大多在40倍以下,处于低至中抗水平,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发展极快,已产生极高水平抗性,菊酯类杀虫剂已失去了对棉蚜的实际防治作用。棉蚜对杀虫剂的抗性机理涉及到靶标敏感度下降,体内解毒酶系活力升高等多种机理。对棉蚜的抗药性治理主要采用合理用药,结合农业和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棉蚜对几种杀虫剂抗性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1~1995年系统监测了河北省广平、冀县、献县、辛集和定兴棉蚜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5年内,各地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在1100~17000倍的超高抗范围内波动;对久效磷、氧化乐果和呋喃丹的抗性多在10~40的中抗范围,个别年份及个别地区为低抗或高抵。5年内,棉蚜对上述3种药剂的抗性无明显发展。对另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涕灭威,各地棉蚜仍基本上敏感。不同地区棉蚜的抗药性水平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周直 《林业科学》1991,27(6):665-669
松毛虫是我国松林中的主要害虫。当前,化学防治松毛虫是主要方法之一,但是,长期连续使用化学药剂,会使松毛虫产生抗药性。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有害生物抗药性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相继成立了害虫抗药性专家工作小组委员会,针对不同害虫推荐了一系列抗药性的测定方法,建立测定网进行全球性调查。为建立起我国林业害虫抗药性监测网,使测定方法逐步标准化、规范化,我们制定了“松毛虫抗药性的测定方法”,开展了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抗药性的监测工作。现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雾法和点滴法测定不同龄期,不同体重的棉铃虫幼虫抗药性,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适合于棉铃虫的抗药性测定,其中点滴法较准确,易操作,其最佳测定龄期为3龄,体重范围8 ̄11mg。讨论了该2种方法测定抗药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