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5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林业   721篇
农学   260篇
基础科学   288篇
  655篇
综合类   2872篇
农作物   193篇
水产渔业   250篇
畜牧兽医   1263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和重要的食用油来源。棉花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高度敏感,尤其是高温胁迫极易影响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开裂。为了解析棉花在高温胁迫下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应变化机制,开展了热敏和耐热2个棉花品种的全长转录组响应高温胁迫处理变化的研究。通过转录本的可变剪切分析发现,2个棉花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可变剪切的总数显著增加。热敏品种Che61-72中发现了2 900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差异基因在加热前样本(R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R12)中分别识别到了13 251个和25 296个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增加得最多,有3 837个。耐热品种新陆早36号中发现了2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加热前样本(T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T12)中鉴定到了11 248个和13 769个可变剪切事件,外显子跳跃事件变化得最大,增加了4 144个。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的差异基因都显著富集到了光系统Ⅰ的光捕获、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CPB3、A0A1U8IZF2、A0A1...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纤维素(NCC)为原料,先采用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氧化制备氧化纳米纤维素(TONC),再与不同链长脂肪胺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脂肪胺改性纳米纤维素,当脂肪胺为十二胺(DOA)、十四胺(TEA)、十六胺(HEA)、十八胺(OCA)时,分别制得DOATONC、TEATONC、HEATONC和OCATON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元素分析表明:脂肪链接枝成功,改性后纳米纤维素的晶形没有发生改变,为原有Ⅰ型晶型;接触角和分散性测试表明:随着脂肪链的增长,改性纳米纤维素表面的亲水性明显下降(接触角由65.8°上升至93.9°),而分散率由25.17%先降至11.97%,再升至71.71%。将1%的改性纳米纤维素添加到聚乳酸(PLA)中制得复合膜,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脂肪链的增长,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明显提高,其中PLA/OCATONC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40.2 MPa和6.39%。  相似文献   
3.
热解温度对玉米秸秆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选用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分别在300、500、7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利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表征生物炭的结构和性质,采用H_2O_2和K_2Cr_2O_7氧化法测定生物炭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生物炭的C含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H和O含量以及H/C和O/C之比则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了生物炭的芳香化程度增加,稳定性增强。FTIR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中的—OH、C—O—C和—CH等不稳定性集团减少甚至消失。TGA分析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生物炭质量损失由42.9%降低至14.67%,其700℃制备生物炭热稳定性最强。H_2O_2和K_2Cr_2O_7抗氧化结果表明,5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的碳损失量最低,分别为7.19%和6.02%,其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目前,溶液浇铸法制备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常将纳米纤维素直接加入聚乳酸,导致制备的复合材料各项机械性能普遍降低。为了改善其机械性能,笔者采用聚乙二醇2000作为塑化剂处理纳米纤维素,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素/聚乙二醇三相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观测,力学性能分析和热稳定性分析来确定聚乙二醇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4%聚乙二醇2000的三相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得到了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相对纯聚乳酸发生了下降。而随着聚乙二醇含量逐渐增加至8%,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都出现了降低,而其热稳定性回升,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大约提升了5~6℃。同时,研究发现保持一定的聚乙二醇/纳米纤维素添加比例可获得分散均匀、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团聚现象明显减少。综上,经过一定量的聚乙二醇2000表面改性可促进纳米纤维素在聚乳酸中的均匀分散,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包装对薄皮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克苏干制"温185"薄皮核桃为试材,采用包装结合脱氧剂处理核桃,并以不处理为对照,在常温(20~25℃)条件下贮藏,分别测定过氧化值、酸价、皂化价、碘价、水分含量、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指标的变化,研究包装对薄皮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包装结合脱氧剂处理核桃,可有效延缓薄皮核桃过氧化值、酸价及皂化价的升高,抑制碘价和水分含量的下降,并提高SOD和CAT的活性,抑制脂肪酶、LOX及POD活性,延缓MDA含量的上升,保持核桃仁的风味,其中充气(氮气N2)添加脱氧剂包装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对干制薄皮核桃的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纳米硒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进国  于建宁 《广东饲料》2003,12(4):20-21,22
纳米红色元素硒是利用蛋白质的酰胺平面对红色元素硒有吸引作用的原理,控制红色元素硒形成以蛋白质为核、以红色元素硒为膜和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纳米粒子,具有护肝、抑制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纳米红色元素硒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蜂胶质量控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生物学活性广泛,因而是近年来国内外蜂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热点,蜂胶制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产品质量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市场的热买,对蜂胶的各种说法同时也充斥市场,比如蜂胶搀假问题,蜂胶中的重金属残留问题,蜂胶中总黄酮含量问题,甚至“蜂胶是抗生素”等等。有些企业吹嘘只有自己的产品最好,令消费者莫衷一是。其实,蜂胶的安全性已被科学家无数次的实验和无数人群服用的实践所验证,根本就勿庸置疑。问题的真正症结在于:一些不法商贩或企业制假售假,另一些企业因眼红而对蜂胶本身或竞争对手进行诽谤诋毁。…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义氧化还原理论,给出了土壤溶液中NH4+,P,Ca等养料成份的广义氧化还原电极电势。与养分位比较,用广义氧化还原电极电势来量度土壤养分有效度具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刘宗义 《油气储运》2009,(12):58-58
三年前,我承包了村里的2公顷土地,地面条件好,水、电、房齐全,而且土壤肥沃。为了早日走上致富路,我经常从各类科技书籍上寻找新品种和高科技产品,《农业知识》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自从看了《农业知识》中关于“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以下简称纳米863)的报道,我有点心动,真有这么好的产品吗?  相似文献   
10.
我从邮局取回“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时,挨着我家地块的别人家的玉米都种上七八天了。中午,我就把纳米863放人大水缸里处理水,2小时后,用处理的水拌种,阴干后,下午就开始播种。作物种子是“玉米农大108”,结果用纳米863处理的水浸泡的种子出苗比别人家的只晚出一天,而且出苗后叶片黑绿粗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