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4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44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山丘陵四笋用高产竹林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海拔梯度对台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期、停止发期及发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越早,停止发期也越早,平均发量3300株/667m^2。其发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l200In以L开始发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m以一卜开始发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开始发期推迟2—3d,停止发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3日为第一天),发开始期为K=31.333-0.02383H海拔,停止发期为T=64.867-0.03217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性状可以划分成900m以下和900m以上两类,其中900m以下具有“期晚发多(晚多)”特性;900m以上具有“期早发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光箨篌竹期的出规律、成竹规律以及竹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光箨篌竹林分的母竹立竹度一般应保持在2500株/亩左右、Ⅰ~Ⅱ级母竹株数保持在40%以上时,才能保证林分的优质高产与稳产;抽枝成竹历期长短受竹级大小、出土早晚或立地环境条件的影响可相应延长或推迟2~4d左右,一般历时25d,竹开始抽枝成竹时的高度一般为5m左右;竹在生长发育高峰期明显受到气候因子的影响,尤其是对气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5.
6.
1993年庐江县从浙江富阳亚林所引进哺鸡竹、高节竹作为用林培育,由最初的3个乡、林场近百亩试点栽培,经过10多年来的扩展栽培,全县已发展用竹2000余亩。用竹栽培精细,投入大,竹产量高,味鲜美,亩产值数以万计,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甜龙竹为云南优质特产用竹。其体大、质脆、香甜可口,据分析,每1009鲜中含糖4.059,蛋白质2.78g;谷氨酸含量高达3.7%(干重比),比常规竹高53%。我们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甜龙竹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指导营造了30多hm2的省级样板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9.
用竹保护地栽培就是采用增加地温和湿度,增施土壤肥料,科学采等措施,形成竹子适生环境,提高产量的一种栽培方法。通过保护地栽培,可促使早发、多产、延长出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通过试验对比,保护地栽培比常规栽培增效4~6倍。  相似文献   
10.
几种笋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个用竹种对竹丛枝病抗病性试验发现,不同的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早竹、燕竹、雷竹普遍容易感病,属高度感病品种;白哺鸡竹、乌哺鸡竹的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