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傣族村寨民居发展情况 西双版纳在历史上森林资源丰富,传统民居就地取材,竹、木均为环境亲和型材料。根据民居主体结构使用材料的不同,传统傣族民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以原竹为主要结构材料、房屋梁柱节点采用捆绑式联结,屋面覆盖草排,这是典型的傣寨竹楼;采用全木结构承重,构件之间的联结以穿斗为主,屋面铺设缅瓦,此为傣家木楼。  相似文献   
2.
竹楼——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的体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竹楼文化也经历困难的发展阶段。作者基于竹类植物所具有的特性,分析和探讨了新型傣族竹楼建筑的优缺点,期待西双版纳竹楼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是我国2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传统民居是干栏式竹楼。为改善贫困山区佤族人民的居住条件,当地政府启动了"佤山幸福工程"竹楼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竹楼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竹建材的制备与处理过程,分析了竹建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房东咪罕夯     
20年前的泼水节,我在云南省橄榄坝农场旁的傣家寨子里住了4天。这里的傣族人在澜沧江畔依水而居,一座座傣家竹楼掩映在浓郁的绿树和婆娑的凤尾竹林之中,显得十分幽深和神秘。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念中,人们通常认为傣族水文化是民族性原始宗教遗留下来的产物。事实上,这种文化却有着现实的根基,在傣族竹楼上体现得尤其突出、深远。作为傣族人赖以维持生存和再生产的必备物质条件——竹楼,科学认识和研究其所蕴含的水文化,对其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来到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  相似文献   
7.
《世界竹藤通讯》2009,7(6):23-23
京城首座节能环保“竹楼”前日落户紫竹院公园。从外表看,“竹楼”与一般砖混结构的建筑毫无二致。这座楼的主要构件为竹材.该建筑约100m^2,分上下两层.而竹材用胶释放的甲醛等有毒物质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另外.经过特殊处理的竹板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据介绍,环保“竹楼”是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实施的竹建筑示范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