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3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树扦插造林“三步成林”法,即是利用杨树插穗作为造林苗木,经过3年时间过程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其扦插造林应选择河流故道、两岸、水浇沙滩地等适宜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2.
洪泽湖滩地引种杨树新品种试验张玉加,姚湘卿(洪泽县林业站,223100)为观察意杨在湿度大、季节性上水深达1~2m的洪泽湖滩地上的生长表现,于1978年1月,从泅阳引进Ⅰ-72,Ⅰ-69,Ⅰ-214,Ⅰ-45和加龙杨5个无性系,在淮河林柴分场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3.
龚万伙  龚万达 《水产科技》1991,(6):27-27,31
阳山县为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和荒滩地,于1986年秋在太平镇三和村河堤内新建鱼塘52亩,其中有四口共16.3亩因塘底是纯河卵沙石,渗漏十分严重,无法蓄水放养。经我们反复考察、研究,决定采用黄粘土铺填池底防止渗漏,经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法是可行的,并已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作床 选择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方,最好林阴地,尽量避开沙滩地,南北向或顺坡作浅畦床。畦床长、宽因地制宜,一般宽1.1~1.5米,深20厘米,畦埂(作业道)60~70厘米。畦面先浇一遍透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灭菌杀虫,最好在畦面铺编织袋,畦埂覆盖旧地膜,以免浇水、下雨、揭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相似文献   
5.
王军 《河北果树》2003,(6):40-40
1 基本情况 开发园位于大清河南岸的彭集镇后亭村,园地为沙滩地,有机质含量为0.78%,全氮0.052%,速效磷3.9mg/kg,速效钾84mg/kg,pH值7.2~8.0,当地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201d(天),年平均降水量636 mm。主栽品种为红荷包、二花糟、泰山水杏。行株距为5m×4m,树龄12~15  相似文献   
6.
1早霞露芽变 由早霞露中选出,未正式命名。树势强健,萌芽率、成枝力均强,新梢年生长量为26cm,停止生长时间较早且集中,后期秋梢发生较少。果实圆形,果形端正,果面顶部微尖,缝合线浅,梗洼窄深;果面光滑,绒毛稀少,底色黄绿,阳面深红,全果着2/3色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滩地是我国钉螺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是血吸虫病的主要流行区。近些年我国大力实施的林业血防工程通过滩地营造人工杨树林,使得钉螺原有孳生地的多种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发生了明显变化,显著减少了钉螺种群的分布空间,从而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目前,国内外在滩地造林后单一要素改变对钉螺的影响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但有关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对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还未有深入探索,对钉螺孳生产生抑制作用的关键要素尚不明确。文中综述了滩地造林后林下的草本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光照、地温等诸多要素发生变化对钉螺生存的不利影响,总结了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黄河下游河岸带4种植被覆盖形成的小气候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观测法和对比观测法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各植被覆盖类型内光照强度变化趋势一致,随演替阶段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兴平地区渭河滩地西瓜猝倒病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了西瓜猝倒病的发生现状,进行了防效调查。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坝上高原退耕还草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冀西北坝上高原不同类型农田作物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在坡梁旱地具有退耕还草的可行性 ,其启动条件为区域农业生产中劳力资源供应紧张。由于当前坝上农业生产中资金短缺而劳力相对剩余 ,所以短期内系统不会出现自动退耕行为。政策性强制退耕并在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高效性的作物生产是尽快启动退耕并防止反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