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给它取了一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马铃薯与稻谷、小麦、玉米、高梁一起被称为全球五大衣作物。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目前,马铃薯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而且面积迅速扩大,食用及产品开发也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2.
檀香树探秘     
<正>檀香——古老而神秘的珍稀树种,宗教界誉为"神圣之树",风水学罩称"招财之树",种植者称为"黄金之树",植物学家称"寄生之树"。  相似文献   
3.
未走近他,便已感到芳香沁人心田,慢慢走进他,顿生德高质朴的情感。是他创立了“蒙古民族植物学”学科,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位蒙古族植物学家,是他发表《中国草地饲用植物资源》一书,揭开了中国饲用植物的面纱。如今近八十高龄的他,仍在默默地为1000多种草原植物做科研分析,为草原生态文明做着贡献。他就是为内蒙古草原植物上“户口”的老先生陈山。  相似文献   
4.
所谓“城市草坪”,即城市里由低矮的草木植物形成的绿地,它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学家称森林为“地球之肺”,称城市草坪和绿地为“城市之肺”或“城市绿宝石”。  相似文献   
5.
新麦草是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一种优良放牧型禾草,分蘖能力强,再生能力好,抗寒、耐旱、耐盐碱,耐践踏,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非常适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6.
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概况 早在1839年,细胞学家施旺在他编的《细胞学》一书中指出:“每个细胞应该可以独立生活和发展,假如具有正如它存在于有机体内一样”。1902年,德国名植物学家哈伯特根据这个学说的理论,第一次大胆提出,要在实验室里的试管中人工培育植物,他预言离体植物在生理上、发育上具有潜在的全能性。1930年代初到1950年代末,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2013,(17):8-9
玉龙县鲁甸乡位于金沙江上游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部,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接壤,西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相邻,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区的核心腹地。全乡3983户,17万余人。幅员面积574平方公里,80%被森林覆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曾被植物学家称作是“植物天堂”、“植物药生长的最佳小环境”。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家研究资料证明,杜鹃花的始祖类群起源于晚白垩世到早第三纪的过渡期,至第三纪已遍布北半球。曾在高加索和意大利的第三纪地层中发现过类似现代长序杜鹃的叶化石。在中国珠穆朗玛峰山区也发现了有鳞杜鹃的叶化石。尽管目前对杜鹃花起源中心还有争议,但多数人接受:“自中生代以来,地史古老而自然条件优越的中国西南部至中国中部,最有可能是杜鹃花属植物的起源地,或者可能是杜鹃花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黄山杜鹃是安徽特有的珍贵杜鹃种类,又称皖杜鹃、安徽杜鹃,由金陵大学农学院的美籍植物学家史德蔚(A.N.Steward)于1923年首先在黄山采集到标本,并由英国植物采集专家威尔逊于1925以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为名发表,后经植物分类学家张伯伦研究发现,它与分布于川、黔、鄂一带的麻花杜鹃(Rhododendron macullferum Franch.)非常接近,将其归为麻花杜鹃的亚种。  相似文献   
10.
时尚马铃薯     
马铃薯名称趣谈 根据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在我国,山东鲁南地区(滕州)叫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安徽部分地区又叫地瓜,东北各省多称土豆,河北地区叫山药蛋、山药。马铃薯又称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