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灵芝属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形态学特征、同工酶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灵芝分类上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灵芝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红壤区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春丽  梁音  李德成  孙昕 《土壤》2011,43(3):466-475
从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等3个方面入手,厘定了"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在专家意见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小流域治理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在江西省兴国县选择了塘背小流域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评价小流域治理度的3大类19项指标能反映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采用的层次分析法简单实用。塘背小流域经过多年治理恢复,其治理度由治理前的0.252提高到0.683,提高了0.431,增加了1.71倍。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B9601-Y2是一个具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专利菌株。本文采用Sau3A I部分酶切的DNA、粘粒载体pLARF-5和Packagene λ DNA包装系统,构建了该菌株基因组文库。文库总量为11 000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4.77 kb,按99.99%的概率计算,文库覆盖了基因组4.2次。这为该菌株防治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机理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EI的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县域差异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土壤侵蚀综合指数(EI值)的新算法,并利用多项式方程模型法确定剧烈侵蚀强度的侵蚀模数中值为18700tkm-2a-1,还确定了各侵蚀等级的权重分值。利用新方法计算了南方红壤区476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市和区,简称县,下同)在1996年和2002年两个年度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在GIS支持下,分析了EI值的时空变化。从时间上来看,南方红壤全区的EI值从1986年的3.81降低至2002年的3.02,呈递减趋势,说明该时间段红壤区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1996年至2002年5年间,红壤区476个县中,EI值增加的有163个,EI值减少的有285个,EI值保持不变的有28个,分别占红壤区总县数的34.2%、59.9%和5.9%。EI值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和浙江3省,而指数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湖南,特别是广东省,EI值增加的区域面积较大,说明土壤侵蚀较为轻微的广东省,近年来土壤侵蚀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株Th-B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霉菌Th-B的生长温度、pH范围、碳氮营养要求以及对6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耐受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15~35 ℃下均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在pH 5~8之间均能生长,最适的pH范围为5~6; 蔗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和淀粉有利于菌丝生长,而麦芽糖和D-半乳糖较差。在7种氮源中,胰蛋白胨和硫酸铵为最适氮源,而尿素不利于菌丝生长。6种化学杀菌剂不同有效浓度对其均有抑制作用,但在同一有效浓度下,速克灵对木霉菌株Th-B的抑制作用最大,菌核净、瑞毒霉和甲基托布津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B9601-Y2是一个具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专利菌株。本文采用Sau3A Ⅰ部分酶切的DNA、粘粒载体pLARF-5和Packagene λ DNA包装系统,构建了该菌株基因组文库。文库总量为11000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4.77kh,按99.99%的概率计算,文库覆盖了基因组4.2次。这为该菌株防治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机理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渭北旱原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渭北旱原长武地区冬小麦产量与农业气候因子变化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地温是影响该地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播种~出苗期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在分孽~越冬、返青~拔节、灌浆~乳熟期地温对产量影响更大。该地区近50年来年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年降水总量总体有减少趋势,波动较大;且在播种~出苗期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极值出现几率增加,而在返青~拔节期地温有增加的趋势,且2000年后增加幅度增大。因此,在区域气候变化影响下,随着气候变暖和降水量减少及波动性增加,将会导致未来冬小麦产量的波动性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