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雌激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用雌激素诱导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试验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雌激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增殖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在雌激素诱导下CTGF、FGF-2、TGF-β1、VEGF、MMP-2、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高。说明雌激素能够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CTGF、FGF-2、TGF-β1、VEGF、MMP-2、PCNA等生长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组分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过量施用磷肥导致土壤磷素累积,全磷含量升高,但是有效磷含量往往较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探索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途径,本文综合分析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不同类型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合理施用和土壤有效磷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30年 (1990—2018年) 来国内外发表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文章,建立了831组包含“有效磷 (available-P)”相关内容的数据库。基于Meta分析 (Meta-analysis),定量研究了不同土壤pH、全磷、有效磷含量、不同培养方式和培养时间及不同酸种类 (苹果酸、柠檬酸及草酸等) 和浓度等条件下,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检索论文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添加浓度在0~1 mol/L范围内。与不施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对照相比,低分子量有机酸可使土壤中钙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和有机磷含量分别降低27.1%、21.3%、15.5%、8.22%、5.42%,有效磷含量增加213%。石灰性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可将难溶性八钙磷 (Ca8-P)、十钙磷 (Ca10-P) 转化为可吸收态的二钙磷 (Ca2-P),Ca8-P、Ca10-P含量分别降低8.36%、11.8%,而Ca2-P含量增加7.90%。在全磷含量 < 1 g/kg和有效磷含量 < 20 mg/kg的低磷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分别能使有效磷含量增加331%和343%,增磷效果分别比对应的全磷含量 ≥ 1 g/kg、有效磷 ≥ 20 mg/kg的高磷土壤高107%和189%。在酸性 (pH < 6) 和中性 (pH 6~8) 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分别能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329%和320%,在碱性 (pH > 8) 土壤中其增磷效果仅为56.9%。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难溶性磷具有速效性和时效性,培养第1天土壤有效磷含量可增加257%,之后持续增加,在第10~20天达到最高值372%,20天后增磷效果持续减弱。振荡培养试验条件下,低分子量有机酸能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334%,高于常规培养试验294%。当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添加浓度低于90 mmol/L时,酸浓度越高,其提升土壤磷有效性的效果越好。在所用的低分子有机酸中,草酸和柠檬酸提升磷有效性的效果较好,分别能增加有效磷含量288%和185%。【结论】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难溶性磷的效果受到土壤pH、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也与添加的有机酸类型和浓度及添加的时间有关。低分子量有机酸提升土壤磷有效性的效果,在酸性和中性且全磷含量较低的土壤中较好。在低分子量有机酸添加量 < 90 mmol/L范围内,提升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作用的最佳效果出现在添加后的10~20天。添加草酸和柠檬酸对土壤有效磷的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新安江流域降水、径流的演变特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新安江流域近57年的降水、径流数据的月、年际变化,年序列的突变和周期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的4—7月是新安江流域降雨和径流最为集中的时段,新安江流域年降雨、径流的年际变化均呈明显增多的趋势,新安江流域年径流、降雨的突变异常时间基本吻合,两组序列的第1主周期均为17a,第2,3周期分别是7a,3a,目前正处于不同周期中的丰水年中。两组序列高度相关,且具有极其吻合的同步变化特征。可见新安江流域属于雨水补给型河流,降雨是影响该流域径流最主要的因子。新安江流域可利用径流和降雨两组序列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其拟合和预报效果较好,在流域长期径流量预报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城市园林环境生态设计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环境建设中。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定义、原则,提出了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相似文献   
7.
猪粪施用量对红壤旱地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猪粪的合理施用及其对红壤旱地地力提升的效应,利用在第四纪红壤旱地中连续3年分别施用0、7.5、15、30、45 t·hm~(-2)猪粪的小区定位试验,比较不同处理下菠菜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菠菜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量和速效态氮磷钾含量均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当猪粪施用量达45 t·hm~(-2)时菠菜、玉米平均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达到11.48、20.84 t·hm~(-2),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含量分别达14.6、1.07、0.73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达85.47、106.9、411.7 mg·kg~(-1),但与猪粪施用量为15和30t·hm~(-2)时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而土壤中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6种酶活性则与猪粪施用量呈线性相关,且在施用量为30或45t·hm~(-2)时出现显著差异;6种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第四纪红壤旱地在本试验猪粪施用量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酶活性等指标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作物地上部生物量亦呈线性增加,但同时须注意土壤速效态养分含量过高可能带来的氮磷流失加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土沉积是地质时期沙尘天气形成的粉尘堆积物,其粒度特征记录了粉尘搬运过程中的古大气环流格局和古环境演化信息。文中对鲁中山地北麓的青州、淄博和济南三个剖面末次盛冰期黄土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并与黄土高原地区西峰剖面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鲁中山地北麓黄土的粒度频率分布、粒度特征参数与黄土高原黄土非常相似;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后,不同地区黄土的粒度均呈现出细(C1)、中(C2)、粗(C3)三个组分,上述特征表明鲁中山地北麓黄土为风成成因的粉尘堆积物质。但反映粉尘搬运距离的粗粒组分的中值粒径和百分含量在两个地区大致相同,根据粉尘动力学原理,鲁中山地北麓黄土不可能与黄土高原黄土一样来自西北内陆荒漠地区,主要来源应为近源的黄泛平原和渤海湾陆架的松散堆积物。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芦丁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雌鼠生殖器官损伤的缓解作用。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将24只28~34日龄的昆明系雌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芦丁组(基础日粮+500 mg/kg芦丁)、ZEN组(基础日粮+10mg/kgZEN)、ZEN+芦丁组(基础日粮+500mg/kg芦丁+10mg/kgZEN),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鼠。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ZEN可导致小鼠子宫器官指数下降(P<0.05),导致卵巢组织生长卵泡与凋亡卵泡增多,下调血清雌二醇(E2)水平(P<0.01),下调卵巢StAR、CYP11A1基因表达量(P<0.05),上调小鼠卵巢内Caspase 8基因表达水平(P<0.05);日粮中添加芦丁可使卵巢组织中生长卵泡增多,上调血清E2水平(P<0.05);芦丁与ZEN对卵巢器官指数、血清睾酮(T)、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及卵巢Caspase 3基因表达水平存在交互效应(P<0.05),芦丁通过抑制卵巢细胞凋亡、调控卵巢生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殖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敞棚奶牛舍西晒严重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在舍西侧种植乔木遮蔽阳光以缓解生产中夏季西晒引起的奶牛热应激。选择360头健康、体况和胎次相近的泌乳奶牛[泌乳天数(185±25)d,胎次(2.5±0.5),产奶量(31.02±1.25)kg],随机分于2栋建筑结构相同的南北朝向敞棚舍中,其中一栋舍(遮阴舍)西侧山墙外种植高15 m的杨树(冠长6 m,冠幅下宽0.8 m,上宽0.3 m),另一栋舍西侧山墙外没有种树(对照舍)。试验分3个阶段进行,即热季前期(5月)、热季期(7-8月)和热季后期(10月),测定每个试验期的舍温及奶牛生理和行为指标,并测定各阶段的产奶量和乳成分以及养分表观消化率,同时测定各阶段的全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树木遮阴对热季期奶牛的效果较好,对热季前期和后期影响较小。热季期遮阴显著降低了舍温,遮阴舍日均温较对照舍降低了0.99℃,其中09:00-20:00降低了1.13℃(P<0.05)。2)热季期遮阴舍奶牛呼吸频率较对照舍降低8.21%,差异显著(P<0.05),且躺卧比例较对照舍提高7.42%。3)遮阴提高了热季期奶牛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干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