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利用生物多样性稳定控制水稻病虫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亚洲发展银行的资助下,199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建立了由中国、越南、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参加的为期5年的"利用生物多样性稳定控制水稻病虫害"的研究项目,目的在于提出既可经济、有效地降低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量,又可稳定控制水稻病虫害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水稻稳产高产。众所周知,病虫害一直是因扰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杀虫剂、杀菌剂问世以前,水稻病虫和自然天敌群体始终处于自然消长和平衡状态。几十年来,随着各类杀虫刹、杀菌剂的问世和大量施用或滥用.以及单一品种大面积推广和种植密度的提高,病虫…  相似文献   
2.
3.
品质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现“九五”粮食增产目标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中央提出的“九五”期末全国年新增500亿kg粮食的目标,要以满足人和饲养动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为目标,将原生产饲料粮的耕地划出1/3面积用于生产作物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其营养素产量相当于新增400-1200亿kg饲粮粮,新增的植物营养素通过畜、禽、鱼等动物转化,从而扩大肉、奶、蛋、鱼等非粮食物生产,以调整食物结构、改善食物营养,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1 591份亚洲栽培稻14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酶谱(Pgi1、Pgi2、Amp1、Amp2、Amp3、Amp4、Sdh1、Adh1、Cat1、Icd1、Est1、Est2、Est5和Est9)。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台湾稻种含有47个等位酶等位基因,占亚洲栽培稻该类等位酶己鉴定出的60个等位基因的78.3%,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01~0.997,基因多样性指数(Ha)变幅为0.006~0.585。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t)和平均多态性指数(DP)分别为0.239和18.3%。基因频率低于0.05的等位基因共24个,占51.1%;基因频率在0.05~0.95的18个,占38.3%;基因频率高于0.95的有5个(Amp1-1、Adh1-1、Icd1-1、Est1-1和Est5-1)。1 591个台湾品种共有182种等位酶基因型,且等位基因Est9-null仅存在于3个台湾品种中。遗传分化系数(Gst)和聚类分析表明,台湾品种在Amp2、Cat1、Pgi1、Est2和Pgi2的基因位点上出现了明显的籼粳差异。台湾栽培稻具有较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是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用扫描电镜对原产中国的瘤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 subsp. tuberculata Wu),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 ex Watt.),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 )的外稃表面的显微结构与栽培稻(Oryza sativa L.)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到栽培稻与瘤粒野生稻在一系列性状上差异最大,其次是药用野生稻,而最相似的是普通野生稻。应用性状数码的方法对种间的相似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中国粳稻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粳稻起源的探讨中国水稻研究所汤圣祥,闵绍楷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佐藤洋一郎Abstract:Basedonmultidisciplinarystudiesofecology,biology,genetics,archaeologynationalit...  相似文献   
8.
利用54个水稻SSR标记对来自我国六大稻区22个省(市)在20世纪30~90年代育出,并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94份种质材料进行了研究,用以评价SSR标记在检测DNA多态性、鉴别品种类型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作用,了解中国常用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背景。54个引物对在供试品种上扩增得到311条多态性带,58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36;各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452~0.833,平均值为0.647;94×94对基因型的遗传相似系数(SM)变幅为0.009~0.845,平均为0.259。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成两大类,分别符合于籼、粳类型,符合系数95.7%。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利用微卫星标记来检测DNA多态性,并进行品种鉴定及遗传资源多样性的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种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亚种内遗传多样性偏低,其中籼稻内遗传多样性要比粳稻内遗传多样性高。  相似文献   
9.
水稻育种目标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耕作栽培体系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所选育的新品种应该具有的综合优良特征特性。育种目标的制定是水稻育种工作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今后所采用的亲本选配策略、育种方法和选择技术;也与育成年限和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有关。通常,一个新的水稻良种从开始选育到大田示范推广需历时6~7年。因此,制定育种目标时应有预见性,要考虑到今后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和耕作栽培演变所出现的对良种的新要求,否则将会造成新品种刚问世就因不符合新形势而束之高阁的结局。(-)水稻育种总体目标的确定高产、优质、多抗、适…  相似文献   
10.
辐射诱变育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然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植物发生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通常为10-’。本世纪以来,人们陆续发现X射线、y射线、离子束等电离射线处理植物种子、植株、活体组织乃至细胞和DNA分子,均可诱发各种突变,大幅度提高突变频率。辐射诱变应用于水稻育种,可以创造多种优良突变体,其中有些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有些可以作为杂交亲本而间接利用。不管直接还是间接利用,通过辐射育出的新品种均可归于辐射育种成果。我国水稻辐射诱变育种起步较早,目前居于世界先进行列。1966~1989年间通过辐射处理而育成年种植面积在3万公顷以上的品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