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复合微生物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以常规复合肥及不施肥(空白)为对照,在壤质潮土条件下,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肥对玉米土壤微生物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显著增加,在灌浆期增幅最大,细菌和放线菌较常规复合肥分别增加了10×104、27×103;与常规复合肥相比,能改善农艺性状,产量提高6.2%,较不施肥增加23.9%,除穗行数增加不显著外,其余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东亚飞蝗发生量间的关系,为东亚飞蝗发生基数的调查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东亚飞蝗不同时期的发生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春季蝗卵发生量与夏蝗发生量不显著外,其他时期各发生量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蝗虫发生量调查及防治上,工作重点应放在相关的主要原因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介绍了东亚飞蝗发生程度及对不同发生程度进行分类的方法。主成分分析选出秋残蝗最高密度、夏蝗达标面积、秋残蝗面积、夏蝗发生面积等4个主因子。这4个因子能在84.56%的程度上反映东亚飞蝗的发生程度。聚类分析将东亚飞蝗20年的资料,在卡方距离近1.68处聚成3大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对东亚飞蝗进行分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根系活力及N、K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棉主要生育时期根系伤流中氨基酸和无机磷含量及棉株地上部各器官的N、K代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杂交棉的优势理论及优化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误差变异系数(CVe)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α.对2004—2006两年度国家小麦区试精确度和品种比较试验精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的CVe小于10%,95.2%的试验CVe小于5%:97.6%的试验RLSDα小于10%,61.9%的试验RLSDα小于5%。表明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质量较高.符合区域试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常规棉与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的偏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偏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004年河南省常规棉和杂交棉区试资料的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无论常规棉和杂交棉,单株结铃数受环境影响最大;对常规棉,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单铃重、衣分;对杂交棉,衣分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单株铃数、单铃重.据此结果提出常规棉和杂交棉品种选育策略和栽培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保水剂的用量在30~45 kg/hm2,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8~10.2 cm,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最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光合液肥对辣椒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 :在辣椒生长期叶面喷洒光合液肥 4~ 8次 ,能改善叶片光合性能。与对照相比 ,平均单株结果数增加 5~ 8个 ,果长增加 2 .4~ 4.3cm ,果粗增加 0 .1 0~ 0 .1 6cm ,单株产量提高 68.6~ 1 0 3.8g ,坐果率提高 4.8~ 6.3个百分点 ,产量增加 1 4 .45 %~ 1 8.83%。  相似文献   
9.
作物栽培是高职院校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以及各专业培养人才目标的变化,农科类高职院校《作物栽培》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成绩考核等方面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动和改进。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就新时期农科类高职院校《作物栽培》教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小麦籽粒硬度是其最为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现已发现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是PinaPinb。为了丰富籽粒硬度新型等位基因,根据已报道的小麦PinaPin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对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进行PinaPinb基因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得到2个新型Pina等位基因和3个新型Pinb等位基因,核酸序列长度均为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残基,具有麦类作物PINA和PINB蛋白所特有的色氨酸结构域:WRWWKWWK和WPTKWWK。与已知的PinaPinb基因序列相比较,这些基因含有多个SNP变异位点,丰富了小麦籽粒硬度改良的遗传资源。[J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