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的超级小麦新品种洛麦23和洛麦24为试验材料,在洛阳农林科学院试验田于2011年~2013年连续3年建立超高产攻关田,应用精细整地、配方施肥、精准播种、优化群体质量等技术措施,研究大田条件下,超高产攻关田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变化.2011年由河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洛麦23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打验收,实现11322 kg/hm的河南单产记录.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老火汤的传统加工方法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3种广东老火汤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玉米红萝卜鸡汤的最优加工条件为料水比1:6.原料切成小块(3 cm×3 cm),210℃沸腾加热45 min后,于100℃文火加热70min;花生眉豆鸡爪汤的最优加工条件为料水比1:6.原料粉碎,180℃沸腾加...  相似文献   
3.
灰色关联分析在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不育小穗>小穗数>千粒重>穗下节长>穗粒数>有效穗数>株高>最高群体;在选育抗旱性品种时应适当提高株高,最高群体,同时注意有效穗数、 穗粒数、穗下节长的选择;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豫麦48号>洛旱2号>豫麦2号>晋麦54>豫麦49>豫麦18。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20个旱地小麦品种,在育种圃种植模式下,对生长后期(挑旗期、抽穗期、半仁期、顶满仓期)上部三片叶的叶片含水量及其它性状与抗旱性和产量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上三叶性状与抗旱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同一育种目标对上三叶的性状要求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叶片对抗旱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贡献也不同。叶片含水量和抗旱性之间直接效应不大;从整体上可以看出,上三叶越长、长/宽越大,抗旱性越强;旗叶叶片较窄且薄,倒二叶、倒三叶宽度较小是抗旱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5.
旱作条件下,选用4个高肥小麦品种与4个抗旱小麦品种,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6个杂交组合。同时将4个旱地亲本进行M2.5辐射处理,同样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6个杂交组合。通过对辐射前后主要性状遗传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和辐射前相比,辐射后,中优9507、洛优9906、洛优9909的单株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增加,其产量构成因素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增加。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有所增加,但总小穗数的广义遗传力增加的幅度较大。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穗长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有所降低,但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穗长的狭义遗传力降低的幅度较大。穗粒数和单穗粒重的广义遗传力下降,狭义遗传力提高,但穗粒数的广义遗传力下降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育种新材料的发现,育种新方法的建立,育种新思路的提出,都可能使作物育种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而能够更有效的挖掘作物育种的发展潜力。通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对离子束生物工程的深入了解,主要阐述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理论、特点和现状,充分综述了药用植物资源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离子束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酶法水解鲢鱼蛋白及活性碳脱腥苦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鲢鱼为原料,水解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酶法水解鲢鱼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炭为脱腥苦试剂,确定活性炭对鲢鱼蛋白水解液脱腥苦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解冻比自然解冻的水解度要高;双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按1∶3(W/W)混合同时水解,酶用量0.4%(W/W)、料液比1∶4(W/V)、55℃、pH6.0、水解4 h,水解度达12.55%;活性炭脱腥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量1.5%(W/W)、pH4.5、作用0.5 h,水解度为9.30%。在此酶解和脱腥苦条件下,制得的水解液清亮透明,气味较好,基本没有腥味和苦味。  相似文献   
8.
依据1990-2006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7年来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照种和区试中居前三位的品种(系)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系)的平均值,分1990-1998、1999-2006两个阶段来分析育种目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1990-2006年17年中.成产三因素的变化趋势是:在争取提高产量的基础上,穗数比较稳定,穗粒数逐渐增加且趋于稳定,千粒重略微增加;两个阶段育成的品种(系)表现为:产量变化从每公顷4482kg增加到5192kg.每公顷穗数稳定在520万左右,穗粒数由28.4粒增加到31.1粒,千粒重稳定在39g左右。依此提出今后旱地小麦的育种目标为:产量达到每公顷6000kg,穗数稳定在520万-540万/hm^2,穗粒数达35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同时应注重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从育种角度出发,分析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选择在育种中的应用,并通过举例说明其在小麦育种中的极大贡献,进一步从理论角度论证该方法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淮麦区不同生态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河南省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和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培育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用Logisitic方程对黄淮麦区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各灌浆参数的变异大小,用相关分析研究了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各灌浆参数变异系数均大于水地,水旱地品种均为T3、R3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R1和R;水地品种间Tmax和T差异小,相对稳定;旱地品种R2和T相对稳定。水地品种中,最大灌浆达到时间Tmax、最大灌浆速率Rmax、平均灌浆速率R和各阶段灌浆速率是影响其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R对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对旱地品种,与粒重显著相关的灌浆参数为R3、R、T2。针对河南省豫西丘陵地区小麦灌浆后期常有干热风的气候特征,通过栽培措施协调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针对不同灌浆特点选育不同用途小麦品种,从而达到增加粒重、获得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