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光照对棉花胚珠纤维离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分析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培养棉花胚珠纤维离体发育的影响。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纤维离体发育在基因型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光照对纤维的发育起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无论受精胚珠还是未受精胚珠,在光照条件下其胚珠成活率、纤维诱导率、纤维生长量、胚珠鲜重均低于在黑暗条件。尤其是未受精胚珠,在光照条件下珂312 与TM- 1虽能诱导产生纤维,但纤维诱导率很低,仅有8.19% 和4.96% ,纤维生长量为0.1637和0.1132,而浙506、罗甸铁子和徐州142无絮突变体均不能产生纤维。本试验表明: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适合纤维离体发育。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了8个陆地棉品种及其12个杂交组合F1胚珠的纤维离体诱导和生长发育,结果表明:棉花品种无论是受精或是未受精胚珠,离体纤维诱导均以珂字棉312和超鸡脚叶棉的效果最好。在杂种F1中,罗甸铁子×紫鸡脚叶棉、徐州142无絮突变体×珂312的胚珠离体纤维诱导率最高。纤维生长量以罗甸铁子×珂312、徐州42无絮突变体×珂312最高。受精胚珠和未受精胚珠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受精胚珠的纤维诱导率比未受精胚珠好。本试验表明:棉花胚珠离体诱导纤维的发育在基因型和杂交组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从母体组织上发育而成的纤维,在离体条件下受到了胚珠影响。  相似文献   
3.
棉花组织培养中畸形胚产生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合云南本地种植的抗病香蕉品种,对10个国内主栽香蕉品种在云南西双版纳枯萎病病区的田间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不同香蕉品种田间发病情况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排名第1的品种是热科2号,具有假茎相对粗壮、叶柄和叶片最长、病毒病发病率较低等优良性状;排名第2的品种是桂蕉2号,具有假茎相对粗壮、叶柄最粗、净光合速率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明确植物覆盖改善蕉园土壤质量的效果,为植物覆盖在香蕉可持续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传统种植方式(裸露土壤)为对照,以自然生杂草和种植豆科植物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为植物覆盖处理,分析植物覆盖对云南省蕉园土壤质量和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植物覆盖可有效提升蕉园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自然生杂草和豆科植物覆盖处理分别较裸露土壤对照显著增加24.80%~39.62%和31.63%~89.54%(P<0.05,下同),但对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较小.植物覆盖显著影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酶活性,与裸露土壤对照相比,自然生杂草和豆科植物覆盖处理的根际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40.32%~52.92%和9.21%~43.10%,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5.88%~26.94%;非根际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6.82%~114.98%、19.85%~65.77%和22.52%~33.82%;与香蕉定植前相比,植物覆盖明显提升了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升了非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植物覆盖影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香蕉定植前相比,蕉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植物覆盖显著影响非根际土壤的碳氮功能拷贝数,与裸露土壤对照相比,固碳微生物(cbbL-R)、固氮微生物(nifH)、氨氧化古菌(amoA-A)和氨氧化细菌(amoA-B)的碳氮功能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55.97%~69.28%、39.60%~46.36%、16.52%~379.39%和23.98%~48.15%,但对根际土壤的影响较小.[结论]植物覆盖能有效提升蕉园土壤质量,特别是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碳氮功能基因拷贝数等指标,而对根际土壤影响较小.不同覆盖处理中,豆科植物覆盖效果优于自然生杂草覆盖.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香蕉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与香蕉枯萎病(Banana Fusarium wilt disease)发生的相关性。 本研究在云南香蕉生产区调查了20个蕉园的根结线虫危害程度和枯萎病发病率,并分别在1个蕉园,对5个品种及植株不同生育期进行连续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枯萎病发病率与根结线虫危害程度有相关性。蕉园中枯萎病发病率最高的为35.8%,其根结线虫危害程度为2.7;枯萎病发病率最低的为2.5%,其根结线虫危害程度为0.8。两者的相关性方程为y=0.079x+0.346,相关系数为R=0.898;不同品种中感病品种“巴西”的枯萎病发病率最高,为61.8%;其根结线虫危害程度也是最高的,为2.1;抗病野生种“Pahang”未发现有枯萎病发生,其根结线虫危害程度也是最低的,为0.2。两者的相关性方程为y=0.029x+0.456,相关系数为R=0.923。不同生育期,从苗期到套袋期,枯萎病发病率和根结线虫危害程度的趋势是一致的,逐渐升高,套袋期达最高。结论:枯萎病发病率与根结线虫危害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蕉园地表裸露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是阻碍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覆盖是缓解蕉园土壤肥力下降的有效措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能够敏感反应土壤的质量变化,是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以香蕉园常规种植方式(行间地表裸露)为对照,以行间自然生杂草覆盖和人工种植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DC.) Urb.]覆盖为处理,利用微生物Biolog鉴定技术研究植物覆盖措施对蕉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覆盖处理下,蕉园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显著差异,结果表现为大翼豆覆盖(CP)>自然生杂草覆盖(NW)>无覆盖(CK)。与行间地表裸露对比,植物覆盖显著(P<0.05)提高了蕉园土壤微生物的Richness Index、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蕉园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的利用率高,其中自然生杂草覆盖下土壤微生物偏向利用羧酸类碳源,大翼豆覆盖土壤微生物偏向利用糖类及氨基酸类碳源。不同覆盖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差异显著,大翼豆覆盖较自然生杂草更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蕉园裸露行间人工种植大翼豆的方法可有效减轻土壤退化程度,以植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可促进香蕉园土壤健康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光质和凝固剂对陆地棉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陆地棉河南79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光质和凝固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培养条件下,外植体的出愈率为82.61%~98.36%,愈伤组织的生长较快,其鲜重和干重也较高。在黑暗和红光条件下,外植体易诱导产生不定根,外植体长根的百分率达到23.91%~54.10%,在不同凝固剂中以0.2%Gelrite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的根尖为材料,采用5μg/ml放线菌素D(AMD)+0.002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处理1.5h,Ohnuki′s溶液中低渗0.5h。根尖在载玻片上加固定液捣碎法制片,首次在草棉中诱导出高分辨的染色体带纹。显示的带纹随染色体所处阶段而有所变化,前期和晚前期染色体带纹最多。早中期次之,中期染色体仍能显示1~4个带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假茎注射吡虫啉防控香蕉蓟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专用注射器在香蕉花蕾刚现出时,通过假茎注射吡虫啉防治蓟马。试验1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250、300倍液,每株注射40mL;试验2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液,每株注射20、40、60mL。结果表明:试验1和试验2的各处理对香蕉植株均没有药害。试验1中,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液对蓟马的防效为82.4%,与常规处理差异不显著,而稀释250、300倍液的防效为75.5%、66.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试验2中,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倍液3个注射剂量处理对蓟马的防效分别为77.9%、86.3%、89.6%,注射20mL的防效显著低于注射40mL和60mL的处理。在生产中,利用香蕉假茎注射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蓟马,考虑防效及成本,推荐浓度为稀释200倍液,每株注射40mL。该施药方法节省了农药使用量、施药时间,操作简便,达到了农药减量与确保防效并举的效果,为香蕉生产中减量使用农药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