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全面了解花椒在不同海拔下的生态适宜性,以四川省冕宁县选育认定的灵山正路椒为材料,在冕宁县1 800、2 000、2 200、2 400、2 600、2 800 m 6个海拔梯度条件下,调查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灵山正路椒的物候期、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物候期随海拔的升高而向后延迟;品质、产量在海拔1 800~2 600 m范围内与高度呈正相关,之后降低;经济效益在海拔1 800、2 000 m时最高。  相似文献   
2.
四川板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在四川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至今还能见到基径 1m多 ,树高 10 m余的2 0 0年生左右的古老大树。有着广泛的栽培地区 ,全省水平分布 :东起万源 ,西至天全 ;北到广元 ,南达德昌。重点分布在海拔 2 0 0 0 m以下的低中山区 ,尤以海拔 15 0 0 m以下 ,年降雨量在 10 0 0 mm左右的酸性微酸性土壤地区 ,沿河边、沟边、山麓、山腰分布最多。在四川 5 0多个县市都有栽培。1 四川板栗生产现状1.1 栽培面积相对较大 ,但单产较低2 0 0 0年 ,四川板栗总面积为 4 .175万 hm2 ,年总产量为 932 1.13t,平均单产仅为 13.18kg/66…  相似文献   
3.
摘要:从核桃、板栗、银杏主产区分别采集样品,对其砷(As)、汞(Hg)、铅(Pb)、铬(Cr)、镉(Cd)、氟(F)、乐果、杀螟硫磷等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其它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参照国家无公害水果要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川主要干果经济林产品总体安全性好。多数地区的核桃产品安全,所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品要求,但有一个样品中(Cd)的含量为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准要求上限的203.3%;板栗的氟(F)含量3个样品均超出国家标准无公害水果的最大限量要求,平均为最大限量的156%,最高为178%,但是低于四川无公害粮食产品的最大限量要求;银杏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国家无公害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潘县白羊乡不同海拔高度,通过对厚朴各部分的生长量调查研究,分析了海拔高度对厚朴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发现海拔高度对厚朴的冠幅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枝下高和树高的影响,对胸径几乎没有影响。这对厚朴的引种、栽培和相关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四川盆地长江防护林体系建成后区内农林复合特征,提出了农田林网型、坡地林带型、山地林药型、林农间作型和庭园复合型计5个类型30个农林复合模式的分类系统,运用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优选出了适于四川盆地低山区和丘陵区生产发展的10个优良农林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森林萌生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森林萌生更新形成的6种假说:生物地理假说、生境假说、营养假说、干扰假说、资源分配假说和激素调控假说,并指出今后应加强森林萌生更新的群落生态学和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以及萌生更新在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核桃是重要的干果经济林树种,其果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结合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四川核桃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其栽培面积、产量、年产值分别由2000年的93.37万亩、2.98万t、1.4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400万亩、10万t、产值近2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区划、适生优良品种少、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等原因,形成了超过200万亩的低效林,极大制约了全省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混农经济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混农经济林模式黎先进,罗成荣(四川省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成都,610081)混农经济林模式是由以品种、无性系、家系等为单位的经济林木、果树、木本药材、用材林、粮食经济作物等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有机地组成一个特定空间结构的一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6-2008年,在四川省板栗重点产区开展乡土板栗优良种质资源的选择工作。按坚果品质、外观和单株丰产性等板栗优树选择的主要指标,进行优树的初选、复选和决选。通过实地调查并参照板栗国家标准(GB10475—89)、板栗丰产林国家标准(GB/T9982-1988)及部分地方标准制定四川省板栗优树选择标准,经多性状综合评定,最终筛选出8份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1997 年度四川盆北山丘区遭遇的严重旱情,探讨了阆中市岳家沟流域农林复合系统内的水分亏缺及其与农经作物生物生产力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林带距离对林带+ 水稻复合模式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持水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RW )是土壤抗旱性能的重要指标,土壤一定的肥效性有利于土壤抗旱性能的提高;在连续干旱40天后,系统内各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水分亏缺极为严重,并对花椒成活和生长、大春作物产量及产品的经济性状构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花椒成活率为60.7% ~75.0% ,各大春作物相对减产幅度为玉米30.9% ,花生46.0% ,水稻28.9% ~62.2% ,棉花23.6% ~59.3% ,表现出整个系统综合抗旱能力较差;在水分亏缺之下,不同林带距离水稻生物生产力差异显著,并表现出林带对农作物的光胁地在一定范围内并不表现为负效益而相对具有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