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湖州地区是我国蚕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蚕业生产是菱湖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蚕业这种传统的小规模、零星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小蚕服务公司的生存能力,2001年春期湖州市菱湖区蚕业指导站与长超镇农业服务站、长超民当村建立了长超镇民当小蚕服务公司,在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湖州地区桑螟世代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桑螟年发生世代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有较大差异,四川地区年发生5~6代,广东地区年发生7~8代,江、浙一带有报道年发生4代,也有报道年发生为5代.为了探明江浙一带桑螟年发生世代确切情况,从1997年开始对桑螟进行跟踪观察,又查阅了80年代以来历史资料,同时用不同光周期对桑螟幼虫进行处理,观察越冬效果.  相似文献   
3.
桑花叶萎缩病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川、重庆、上海等我国重点蚕区发生危害。病树枝条短小,桑叶萎缩,造成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蚕茧生产。从栽桑到桑叶盛产需要较长的周期,而病害造成的损失会持续伴随,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4.
湖州地区桑花叶萎缩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花叶萎缩病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川、重庆、上海等我国重点蚕区发生危害.病树枝条短小,桑叶萎缩,造成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蚕茧生产.从栽桑到桑叶盛产需要较长的周期,而病害造成的损失会持续伴随,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5.
虫螨克在桑园治虫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 ,0.9%虫螨克 4000倍液对桑蟥、野蚕、桑螟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达75%~90% ,对家蚕残毒期较短 ,药后 5d已无死蚕现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桑花叶型萎缩病病株喷施化学药剂吖啶橙1000倍液、尿嘧啶替加氟1000倍液的试验表明,桑树枝条生长量增加,与清水对照区相比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2个药剂中以吖啶橙为优,但差异不显著;经过2年的跟踪观察显示,药剂处理的病株,症状有明显改善,但病症仍可见,表明这2种药剂对桑花叶型萎缩病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但未能使病树完全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7.
2006年由于春期蚕种供应紧张,湖州市从广西区蚕业指导总站引进试养春制即浸种桂蚕一号7000张,装盒量为29000粒/张。其中3500张作为春期用种,3500张继续冷藏作为夏用种。为了测试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地区推广的可能性,我们对桂蚕一号蚕品种作了重点的观察和调查,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光周期对浙北地区桑螟滞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螟对光周期的感应效应试验证明 ,桑螟进入越冬状态是由短期光照引起的兼性滞育 ,3、4龄虫期是光感应的重要阶段 ,完全滞育与非滞育 ,只有在一定的连续光照条件下才产生 ;在温度 2 4 6℃时桑螟的临界光周期时数为 13h 40min ,浙江省湖州地区桑螟的临界日长日期为 9月 5日。初步探明湖州地区 (30°5 3′)第 4代桑螟发生分化而形成局部世代及世代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禾源18是以自交系HZ005为母本,自选系HZ0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2016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22~125 d,需≥10℃活动积温2 400℃以上,适宜在河北省春播中早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适宜种植密度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连作对砂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香山乡红圈子村连作1年、3年、5年、7年、9年、11年、20年的压砂瓜田为研究对象,以未压砂的原始荒地为对照,研究连作砂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率的影响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分析微生物碳源与微生物量碳、氮的相关性,探讨研究结果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压砂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不同连作年限砂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试验区土壤中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均为多聚化合物;砂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微生物量氮与多聚化合物、氨基酸、胺类化合物和平均颜色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微生物量碳与碳源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