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总结嘉善县花卉产业2016年产销形势,针对鲜切花面积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列入农业保险、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函数的最凸点的定义,刻画了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最凸点,进而刻画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函数的最凸点的特征,建立了函数最凸点和其一致可导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小麦苗期光合作用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DH群体的168个株系及其亲本,盆栽于两个环境中,利用324个SSR标记位点构建遗传图谱,对单叶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叶绿体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QTL定位和分析。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 2.0,共检测到17个加性效应和20对上位性效应位点,其中所有加性效应位点和16对上位性效应位点具有环境互作效应。相关性较高的性状间有一些共同的QTL,表现出一因多效或者紧密连锁效应。在5D染色体上的Xwmc215至Xgdw63区段,检测到控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3个主效QTL,各位点的遗传效应贡献率较大,增效基因均来源于花培3号,适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聚合育种。另外,该区段与控制单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胞间CO2浓度与胞外CO2浓度比值(Ci/Cr)的QTL的定位区间相近。位于5B染色体控制胞间CO2浓度的QTL是个微效基因,但是QTL与两种环境的互作效应表现的遗传贡献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白尾梢虹雉属鸡形目雉科虹雉属,属于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需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现状以及生活的环境,进而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当前人类活动因素影响造成栖息地破坏,人类偷猎、天敌捕杀等等因素都造成了白尾梢虹雉种群数量的减少。提出了应对其加强保护力度,一方面加强保护宣传,另一方面也要开展驯养繁殖。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叶菌唑分别与咪鲜胺、戊唑醇、丙硫菌唑和氟啶胺的几种不同配比复配剂对禾谷镰孢菌的室内联合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叶菌唑、咪鲜胺、戊唑醇、丙硫菌唑和氟啶胺对禾谷镰孢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16 3~0.038 3、0.014 7、0.280 7、0.094 5、0.230 0μg/mL,复配剂叶菌唑∶咪鲜胺1∶2和叶菌唑∶戊唑醇1∶1具有增效作用,SR值分别为1.540 5和1.515 3。按此比例制备了30%叶菌唑·咪鲜胺水乳剂和20%叶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用以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这2个复配剂的田间防效均与用量呈正相关性,且一次防效均在65%以上,并且对小麦安全,这一结果表明叶菌唑与咪鲜胺、戊唑醇这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可以复配使用,大大延缓了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的进一步加剧,为赤霉病的综合防控和抗药性治理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物候知识在当代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为农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意见和建议,为其在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养育方面都可以得到良好的依据作为参考。针对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植物的物候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最终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温对耐热大葱品种PSⅡ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章丘大葱’为对照,研究了25 ~ 50 ℃下耐热大葱品种‘春味’、‘吉叶晚抽’和‘长悦’叶片丙二醛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下耐热大葱品种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的下降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加幅度小于章丘大葱,说明耐热大葱品种PSⅡ和细胞膜热稳定性高于章丘大葱。高温下,3个耐热大葱品种和章丘大葱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上升,但耐热品种上升幅度显著高于章丘大葱,表明其叶片抗氧化能力较高。因此,耐热大葱品种叶片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是其耐热性较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叶绿体色素含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及820 nm吸收参数,比较了小偃54 (XY54)和8602及其杂交后代小偃41 (XY41)和小偃81 (XY81)花后旗叶光合特性的差异。在开花期,4个品种(系)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不同,基本表现为杂交后代高于双亲,且以XY81最高;8602品系的光合速率(Pn)和羧化效率(CE)最高,XY41品系的气孔导度(Gs)最低,而XY54品种的CE最低。4个小麦品种(系)的胞间CO2浓度(Ci)、K点可变荧光(FK)占FJ–FO荧光振幅的比率(Wk)、光系统II(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电子传递到QA下游的概率(Ψo)、电子从系统间电子传递体传递给光系统I(PSI)受体侧电子受体的概率(δRo)、820 nm相对可变透射光(ΔI/Io)、PSI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非光化学猝灭(NPQ)无显著差异。小麦开花后,XY54的叶绿素含量、Pn、Gs、CE、Fv/Fm、δRo及ΔI/Io的下降幅度和Wk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其他3个品系,但Ci、Ψo、ΦPSII和NPQ与其他3个品系没有显著差异。8602和2个杂交后代的上述参数的变化趋势在整个发育期内基本相同。以上结果表明,与XY54相比,XY41和XY81的光合下降幅度较小,可能与它们的光合暗反应能力不同有关,而不是三者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及光反应的能力不同所造成,杂交后代XY81和XY41可能遗传了8602品系较高的光合暗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槟榔离体繁殖技术体系,为保护和保存槟榔优良种质资源及资源创新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成熟健康的槟榔果实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对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将成熟健康的槟榔果实浸泡在100 mg/L IAA 24 h后,去皮取种子置于0.1%HgCl2浸泡10 min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为10%,萌芽率达94.75%;槟榔芽诱导最优激素组合培养基为MS+3.00 mg/L 6-BA+0.5 mg/L NAA,萌芽率最高达95.67%;将出芽材料转接于MS+1.0 mg/L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率和生根数分别达95.33%和7.33条。【结论】建立的槟榔种质资源离体繁殖技术操作性强、可行性高,为槟榔离体资源库的建立与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