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3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方型韭菜在养根期秋割和薹花对翌年春季青韭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秋割和不同处理的薹花当年对韭株的根茎和根系就产生不良影响。不利养分积累,上的春季青韭总产量和各刀产量均减产。  相似文献   
2.
1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F1)的程序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需要建立三个繁育区,即不育系繁育区、父本系繁育区(有些作物称此系为恢复系,但商品大葱是以营养体为产品,不是以籽实为产品,因此大葱杂交种的父本不必具有恢复性.因此该文称杂交种的父本为父本系.)和杂交种(F1)制种区.其简图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葱新品种辽葱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重组育种 (杂交育种 )的途径 ,使父母本性状互补 ,选育出大葱新品种———辽葱一号 ,2 0 0 0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1 选育经过1 987年以冬灵白为母本、三叶齐为父本 ,在露地配制杂交组合 ,1 988~ 1 993年连续进行 3次以株为单位的混合选择 ,其中F1 共定植 2 6 0余株 ,由于大葱为异花授粉蔬菜 ,F1 代即出现分离 ,故在F1 代就进行了选择。收获时选择 2 0 0余株经冬贮选择淘汰 ,F1 共定植 1 3 0余株 ,其入选率约 50 %。F2 ~F3代供选群体每代都在 2 0 0 0 0株左右 ,收获时选择 3 0 0 0余株。冬贮后选留 2 0 0 0余株 ,…  相似文献   
4.
5.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文化深邃,不仅推动了茶叶产业发展,也为古代茶诗发展提供了沃土。本文以探究中国茶文化对古代茶诗的影响为目的,首先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和古代茶诗的发展,然后从文化价值、诗词意境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在古代茶诗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麦茬葱是指在小麦下茬复栽的大葱。其栽培面积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加。麦茬葱受小麦收获期的限制,定植期偏晚,与一季葱相比约晚30~50d(天),因而麦茬葱栽培多为春育苗,要求提早播种培育壮苗;利用麦田优势,加强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收获期尽量延晚,...  相似文献   
7.
1品种的越冬抗寒能力与选地我国各地均有韭菜栽培,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已形成了很多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韭菜的商品部分主要是叶片,所以栽培区域性不明显,引种栽培范围也较广。如陕西的汉中韭已成为辽宁等省的主栽品种,河南的791韭已成为辽宁...  相似文献   
8.
大葱的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大葱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大葱杂交种(F1)不论在产量,还是抗性方面均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特别是株间的一致性更受葱农的欢迎。经过多年的选育,我所已成功选育出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及其杂交种9746F1,目前已进入使用阶段。实践发现提高杂交种(F1)的种子产量是实现大葱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一、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F1)的程序(见图1)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需要建立3个繁育区,即不育系繁育区、父本系繁育区(有些作物称此系为恢复系,但商品大葱是以营养体为产品,不是以籽实为产品,因此大葱…  相似文献   
9.
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冬灵白”大葱采种田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 ,当年选择 6个单株进行开放授粉 ,最后收获 3个单株的种子播种成株系。第 2年从 1个不育株率高的株系中选择优株与原群体的可育株成对杂交 ,父本同时自交 ,连续 4代选择 ,最后选留 0 2 5不育株系与相应父本混合授粉 ,连续 4代不育株率均为 10 0 % ,不育度也为 10 0 % ,简称2 44A ,相应父本简称 2 44B。 2 44A授粉后能正常结实。以 2 44A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出很强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0.
辽葱四号(99153F1)是利用雄性不育系244A为母本,高代自交系98-176-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葱生长势强,管状叶粗大,叶表蜡粉多,抗病能力较强,青葱产量高.植株高110 cm左右,开展度较大;葱白长45~50 cm,葱白横径4~5 cm.营养生长期间独棵不分蘖,平均单株产量350 g.冬贮后葱白略为鸡腿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