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7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甜玉米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田间抗螟性人工接虫鉴定结果表明,甜玉米710A和普通玉米自交系丹340的食叶级别为9级,即高感玉米螟,而单交种邢抗5号和邢抗2号的食叶级别为5级,为中抗型。与普通感虫和中等抗虫性玉米品种相比,取食甜玉米的玉米螟幼虫存活率高3~7倍,发育速度更快,提前约4~8天(1~2个龄期),说明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感虫。甜玉米比普通玉米及早播比晚播田更吸引玉米螟产卵。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比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好,以氯菊酯喷雾防治效果最好,虫孔减退率达90%;其次是杀螟灵颗粒剂、Bt喷雾和Bt颗粒剂;而白僵菌的防治效果较差,喷雾防治效果好于颗粒剂。大田防治效果与小区试验基本相同。同时还分析了氯菊酯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防治策略、防治时期、施用次数等。此外,对Bt制剂作为化学杀虫剂的取代品及与其它生物防治方法协调使用的优点与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亚洲玉米螟大量饲养中微孢子虫病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与人工饲料相混合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剂量的烟曲霉素B对亚洲玉米螟微孢子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烟曲霉素B453、565和683μg/g的剂量处理都显著降低了亚洲玉米螟微孢子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食药1代时,幼虫和成虫感染率分别比对照平均减少44.4%—61.1%和41.7%—50%,其感染强度都由原来的严重感染分别下降为轻度感染。幼虫存活率、化蛹率、成虫繁殖力也均显著高于对照。连续处理3代饲喂烟曲霉素B对玉米螟生长发育没有不利影响,对微孢子虫病的控制作用随处理世代数的增加亦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剂量的烟曲霉素B处理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453μg/g可作为亚洲玉米螟大量饲养中控制微孢子虫病的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的作物生境,采用人工挂卵的方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在17种生境中的分布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发生时间和种群数量有所不同,说明其对生境有一定的选择性。玉米螟赤眼蜂自然种群消长有4个峰,其中以春甘薯田的发生时间最长,种群数量最大,最具代表性。这4个峰在春高粱间作菜豆、春花生、平作夏玉米和夏玉米间作直立型绿豆这4种生境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间作豆科作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率。玉米螟赤眼蜂种群数量年度间变异较大,特别是干旱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对玉米螟赤眼蜂增诱作用及其在穗期玉米螟防治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与平作夏玉米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和不放蜂对照区相比,明显提高了玉米螟赤眼蜂对螟卵的寄生率,1992年三者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分别为26.7%、3.6%和0;1993年分别为28.0%、6.6%和1.0%,自然落卵的寄生率分别为69.1%、22.4%和4.6%。1994年用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人工挂卵的卵块总寄生率为30.7%,而平作夏玉米不放蜂对照区仅为2.5%;自然落卵的卵块寄生率前者为56.2%,后者为12.3%。心叶期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结合接种式放蜂区、心叶期抗螟夏玉米平作不放蜂和感螟品种不放蜂对照区的平均百株蛀孔数分别为54.8、102.6和277.2个,放蜂区与两个不放蜂对照区相比,对玉米螟的防效分别为46.6%和80.2%。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心叶期玉米抗螟品种间作匍匐型绿豆,并接种释放少量赤眼蜂等综合措施对穗期玉米螟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寒山区规模化养羊场不同月份、不同品种羊的球虫感染情况,以便为养羊场球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试验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羊场中进行,采集威宁绵羊、考力代绵羊、贵州黑山羊粪便样本1 326份,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样本进行球虫检测。结果表明:84.07%(1 066/1 268)的羊混合感染2种以上艾美耳球虫,其中山羊感染率为81.51%(410/503),绵羊感染率为85.75%(656/765)。球虫总感染率为95.63%(1 268/1 326),最高感染强度为281 200个/g,其中山羊球虫感染率为94.55%(503/532),最高感染强度为276 400个/g;绵羊球虫感染率为96.35%(765/794),最高感染强度为281 200个/g;不同月份、不同品种羊球虫感染率不同,以5—9月份感染率居高。说明高寒山区绵羊和山羊球虫感染多为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时可发病,养殖场应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防止羊球虫病的发生,降低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全株玉米青贮的经济价值以及饲喂贵州半细毛羊的增重效果,试验对全株玉米与去穗玉米秸秆+玉米籽粒经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全株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青干草(A组)、去穗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青干草(B组)、青干草+玉米籽粒(C组)3个饲喂处理对贵州半细毛羊增重和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熟期收获全株玉米成本较蜡熟期收获去穗玉米秸秆+玉米籽粒成本低1 200元/hm~2,且产值和纯收入分别提高6 081.04元/hm~2和7 281.04元/hm~2;A组日增重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纯收益较B组和C组分别提高35.02,29.91元/只,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乳熟期收获全株玉米秸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青贮处理后采用全株玉米秸秆饲喂贵州半细毛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饲喂效果,可显著提高肉羊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保持品种被毛细度的基础上,组织羊群继续开展半细毛羊的杂交选育工作,强化统一了被毛类型、提高羊毛细度、长度匀度,增加密度,缩短世代间隔,加速遗传进展。推广培育中的贵州半细毛羊,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转移,为提高养羊业和经济效益服务、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及进一步选育提高、扩大数量、育成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许多膜翅目寄生蜂在寄主栖息地和寄主定位过程中受化学刺激物的支配(Weseloh,1981;Noldus,1989),在寄主定向和接受行为方面,赤眼蜂利用多种来源于寄主的化学刺激物——利它素(Nordlund等,1976)。寄主鳞片及鳞片正己烷提取物可增强赤眼蜂寄主搜索反应和提高对寄主的寄生率(Lewis等,1972、1985;Shu等,1986;Noldus,1989;王锦举等,1990)。玉米螟赤眼蜂是亚洲玉米螟的优势卵寄生蜂(张荆等,1990),引进到德国后经室内研究表明,其对欧洲玉米螟卵的偏嗜性很强,箱笼及温室条件下对欧洲玉米螟卵  相似文献   
9.
供试药剂为0.1%、0.15%功夫颗粒剂(由ICI公司提供),自配1%1605煤渣颗粒剂为对照药剂。 于心叶末期的玉米植株上,人工接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三、四龄幼虫5头/株。10小时后施颗粒剂,用量为:功夫颗粒剂0.16克/株;1605煤渣颗粒剂  相似文献   
10.
毕节地区养羊业过去长期处于传统的粗放方式饲喂,管理水平不高,以致羔羊冻死、饿死、病死等非正常死亡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羔羊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到养羊户生产效益。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规模化养羊逐渐形成,为此,提高羔羊成活率就显得尤其重要。就笔者近几年从事养羊研究的生产实践,从技术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