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白羽肉用型鸡群中CAV、REV和REOV感染状况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呼肠孤病毒(REOV)在我国白羽肉用型鸡中的感染状态,在2003—2004年,检测了来自5省市8个公司不同年龄鸡群血清样品中3种病毒抗体的存在状况。结果表明,在送检的75个鸡群中,对CAV、REV和REOV呈现抗体阳性的鸡群分别有64个(85.3%)、36个(48%)和74个(96%)。在总共检测的1764份血清样品中,对这3种病毒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4%、9.8%和75.1%。在1日龄雏鸡,对CAV和REOV的平均母源抗体阳性率可达100%和81.1%,但对REV只有7.4%。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变化的动态分析表明,对REV和REOV的母源抗体在出壳后2~3周内消失,而对CAV的母源抗体则可持续3~4周。对CAV和REOV的抗体从5周龄起再次出现,到20周龄时,所有送检鸡群全部阳性,平均阳性率在90%以上。有近一半送检鸡群对REV呈现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即使在达到开产年龄后,仍还有很高比例鸡为抗体阴性,即对REV仍为易感鸡。研究表明,我国多数鸡群中都同时存在着这3种病毒的感染,但它们在感染的程度和动态等流行病学特点上显著不同,应根据鸡群中抗体的阳性率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Ⅳ基因设计1对引物,扩增特异的650bp棱酸片段,建立了应用PCR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12个血清型的放线杆菌参考菌株均能扩增出650bp特异性的核酸片段,而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伤寒沙门氏菌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CR的最低检出限量为500个放线杆菌。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22株从山东省不同地区分离的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进行检测.结果14株为阳性。对感染猪病变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病变部位不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检出率不同,其中以扁桃体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参考株抗血清的制备及野毒株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全部12个血清型的国际参考菌株接种于培养基大量培养。回收菌体、甲醛灭活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疫苗。分别免疫健康的试验用白兔。获得针对该菌单一血清型的抗血清。虽然不同血清型间有一定的交叉反应,但对同源菌株的菌体抗原的凝集效价最高。分别可达6~8个log2。用该套血清对2003年从山东省各地分离到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野毒株11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分别为3型(2株)、4型(1株)、5型(4株)和7型(4株)。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核酸序列,分别设计扩增VP2基因与NS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蓝狐细小病毒(Blue fox parvovirus,BF-PV)泰安分离株(BFPV-TA)的VP2基因和NS1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BFPV-TA VP2基因含有1个ORF,全长1 755 bp,共编码584个氨基酸,第219位氨基酸发生I→V(219I→V)改变,300G→P,411E→A;BFPV→TA NS1基因含有1个ORF,全长2 007 bp,共编码668个氨基酸,8个氨基酸残基发生改变,43R→H,135H→Y,172K→R,179A→E,350D→N,4091→V,574I→V,616D→V.BFPV-TA VP2基因与CPV和FPV参照株的同源性在98.4%~99.4%,BFPV-TA NS1基因与CPV和FPV参照株的同源性为98.6%~99.1%.VP2基因系统发生分析,BFPV-TA与FPV的亲源关系较为密切,但NS1基因系统发生分析,BFPV-TA成单独的分支.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广东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鸭组织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确定得到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这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的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已广泛产生耐药性.参照已经发表的2对引物以细菌全菌体为模板建立双重PCR方法,结果均能扩增出2条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菌和鸭源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快速鉴定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在我国鸭群中的感染状态,从我国养鸭业比较集中的山东、江苏、四川、福建、广东5个省份36个鸭群采集临床有发病表现的343只病、死鸭的病理组织样品,以提取的组织DNA为模板通过特异性斑点杂交和PCR方法检测DuCV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上述5个省份的鸭均检出了DuCV,病、死鸭中DuCV的个体阳性率为81.63%(280/343),群体阳性率为94.44%(34/36).结果表明我国鸭群中已普遍存在DuCV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主要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导致雏鸡的生长发育不良、渗出性皮炎和死亡,又称为蓝翅病、出血性综合征和贫血性皮炎综合征等,其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常常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常常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主要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导致雏鸡的生长发育不良、渗出性皮炎和死亡,又称为蓝翅病、出血性综合征和贫血性皮炎综合征等,其引起感染鸡的免疫抑制常常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常常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CPV VP2蛋白基因序列,选择CPV VP2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测定,建立标准曲线。结果,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对CPV检测阳性,并能对10拷贝/μL的CPV模板检测阳性,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2,但对非CPV模板检测阴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标准曲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对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与CPV PCR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前者比后者的敏感性高100倍。采用CPVHA、CPV PCR与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对5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CPV HA对30份样品检测阳性,CPVPCR对40份样品检测阳性,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对47份样品检测阳性。这表明,CPV Taq Man荧光定量PCR对样品的检出率最高,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适用临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