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聚全酶链反应(PCR)对畜型和禽型两个融合基因HBsAg/LHRH的5’端分别作了改造,切去了融合基因起始密码ATG前一段非编码序列61个碱基,将改造后的融合基因插入pBluescripe 11 KS^+质粒中。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序列分析均表明改造和克隆成功。将改造后的融合基因克隆到含T7Promoter强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T15b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E.coliDE  相似文献   
2.
转移抗猪瘟病毒核酶基因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的绵羊金属疏因(oMT)基因启动子与抗猪瘟病毒核酶(HCV-Ribozyme.HR)基因融合的质粒pMHR_(32)线性DNA分子约200~400个基因拷贝导入兔原核胚的雄原核中,159枚导入基因胚移植给9只受体兔,产仔22只,移植成活率为13.8%。22只仔兔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核酸探针杂交检测,6只体内整合有外源目的基因,整合率为27.3%。再用100个半数反应量(RID_(50))的猪瘟病毒C系兔化弱毒兔体攻毒,4只外源基因整合的实验兔能完全或部分抵抗HCV弱毒攻击,不产生或无明显发热反应;而对照兔和6只HR基因未整合的实验兔不能抵抗HCV弱毒攻击,出现特征性的稽留热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NA探针杂交检测4只转基因兔,两只肝中表达出oMT-HRmRNA。认为微注射导入的外源HR基因在兔体内得到了整合和表达  相似文献   
3.
微波快速ELISA检测猪瘟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快速ELISA检测猪瘟抗体@吴耀录@龚晓明...  相似文献   
4.
免疫佐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佐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龚晓明,吴耀妹(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现行使用的许多有效疫苗大多是80年代以前研制的产品。这些疫苗并非高度纯化的制剂,但能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而无严重的副作用。随后,随着安全性标准的提高,疫苗研制的进程逐渐缓...  相似文献   
5.
6.
兔异源蛋白与自身蛋白作为载体制备克伦特罗抗血清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将β2激动剂克伦特罗(CL)偶氮化后分别连接牛血清白蛋白(BSA),兔血清白蛋白(RSA)和兔IgG(RGG),分别用上述连接物免疫3组新西兰兔。经琼脂扩散试验,间接ELISA和间接抑制ELISA检测表明,BS,RSA和RGG均能作为载体制备CL抗血清。BSA作为载体制备的抗血清含有大量针对载体的抗体,面RSA和RGG作为载体制德的抗血清不含有针对载体的抗体,显示自身蛋白可作为载体,且优于异源蛋白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畜型和禽型两个融合基因HBsAg/LHRH的5′端分别作了改造,切去了融合基因起始密码ATG前一段非编码序列61个碱基,将改造后的融合基因插入pBluescripe11KS+质粒中。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序列分析均表明改造和克隆成功。将改造后的融合基因克隆到含T7Promoter强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T15b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E.coliDE3中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0%,以兔抗LHRH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出现阳性反应带。用抗HBsAg抗体作ELISA检测,结果稀释1×10-6时仍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克伦特罗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用自制的β激动剂克伦特罗(CL)抗血清建立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抗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v10000,免疫检测范围为15.6μg/m l~1.90ng/m l。用该法检测了饲料、尿样与脏器等样品,表明该法简便、特异和灵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PCR技术鉴定中国株和西德株兔出血症病毒核酸作者在先行构建兔出血症病毒(RHDV)中国分离NJ株cDNA克隆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酶切鉴定和地高辛标记NJ株病毒核酸探针杂交鉴定,从已获得的cDNA克隆中筛选一克隆PGD-12.把其中插入片段亚克隆M13噬...  相似文献   
10.
兔出血症病毒在细胞培养和组织中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电镜下系统地观察了感染后的细胞培养和组织中兔出血症病毒( R H D V)的形态发生。感染早期,在细胞核内可见电子致密颗粒(15 nm )和未成熟的病毒颗粒 (25 nm )。中期,在细胞核和胞浆内出现大量成熟的病毒颗粒(34 nm ),并发现部分核内病毒通过扩大的核膜孔、核膜溶解扩大的核孔和乳头状突起的核膜向胞浆释放。感染末期,核染色质消失,核内大量感染病毒清淅可见。最终细胞溶解,病毒颗粒释放至细胞间隙。提示 R H D V 是在核内复制和装配的,应归属于细小病毒科。本试验结果不排除同时存在另一种小 R N A 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