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发展环保型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刘婵娟一、日本发展环保型农业的现状1991年8月农林水产省以全国的农业集团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关于推进与环境协调的农业的实际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日本农村实施环保型农业的背景和动机为:首先,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40-90 kg 6个体重组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共72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分析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肉组织中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随体重的增长,莱芜猪50-70kg阶段LPLm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P<0.05),80 kg阶段迅速回升出现一个峰值后再次下降;鲁莱黑猪LPLmRNA表达丰度随体重的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70 kg以后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其前期(40-60 kg)与后期(70-90 kg)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莱芜猪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量略高于鲁莱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内脂肪相对含量与肌肉组织LPL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猪肌肉组织LPL是肌内脂肪沉积的重要参与者,其编码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体重发育特征,并对肌内脂肪的沉积具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做法及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第二次大战后40多年的建设,日本农业和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确保大米生产的同时,蔬菜、水果和畜牧业进一步增长。渔业产量达到1191.3万吨(1989年),居世界首位。森林覆盖率达66.5%(1988年)。平均每个农户的总收入达776.5万日元(1989年)。农家人口1897.5万,占总人口的15.5%。农业就业人口由1960年的1454万人降至1990年的565万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影响反刍动物对瘤胃降解氮利用率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的环保型持续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的环保型持续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刘婵娟发展环保型农业较早的发达国家有英国、原西德、荷兰、瑞士、美国、日本等。现在,这些国家把环保型农业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美国对发展环保型持续农业的主张和看法并不统一。在LISA,HESA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莱芜猪和新莱芜猪共72头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大,肌肉组织中脂肪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P〈0.01);ICDH活性在60-70kg时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MDH活性规律不明显;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脂酶(HSL)的活性先降后升,70~80kg时活性最高。(2)背膘中合成酶MDH活性显著高于ICDH活性(P〈0.01);MDH和ICDH活性都是先降后升,但总体升降幅度不大;HSL活性40~50kg基本稳定,而后逐步增强。(3)肝脏组织中合成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MDH活性(P〈0.01);ICDH、MDH活性逐渐升高,至60kg以后其活性趋于稳定,脂肪分解酶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不明显。(4)肌肉组织中的MDH、HSL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肝脏组织中的MDH、ICDH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ICDH还与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背膘组织中的MDH、HSL与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提示:肌内脂肪的沉积与背膘脂肪的沉积既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肝脏),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选择肌肉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在不显著影响皮下脂肪沉积量的前提下可望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量。  相似文献   
7.
以40~90 kg 6个体重阶段莱芜猪和新莱芜猪共72头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大,肌肉组织中脂肪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P<0.01);ICDH活性在60~70 kg时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MDH活性规律不明显;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脂酶(HSL)的活性先降后升,70~80 kg时活性最高。(2)背膘中合成酶MDH活性显著高于ICDH活性(P<0.01);MDH和ICDH活性都是先降后升,但总体升降幅度不大;HSL活性40~50 kg基本稳定,而后逐步增强。(3)肝脏组织中合成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MDH活性(P<0.01);ICDH、MDH活性逐渐升高,至60 kg以后其活性趋于稳定,脂肪分解酶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不明显。(4)肌肉组织中的MDH、HSL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肝脏组织中的MDHI、CDH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ICDH还与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背膘组织中的MDH、HSL与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提示:肌内脂肪的沉积与背膘脂肪的沉积既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肝脏),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选择肌肉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在不显著影响皮下脂肪沉积量的前提下可望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瘤胃降解蛋白(rumen degradable protein,RDP)水平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re carbohydrates,NFC)类型对人工瘤胃发酵、微生物合成和纤维分解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2×4双因素试验设计,即2种RDP水平和4种NFC类型(玉米淀粉、蔗糖、柑橘果胶和菊粉)。RDP水平通过向4种日粮中分别添加0(低RDP)或1.56 g(高RDP)酪蛋白酸钠调节。【结果】①主效应上,蔗糖和果胶组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质表观消失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日粮RDP水平和NFC来源在影响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失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1),低RDP水平的蔗糖(P=0.10)和果胶组(P=0.09)趋向于低于淀粉组,但高RDP水平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②主效应上,果胶组中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的16S rDNA拷贝数高于淀粉组;日粮RDP水平和NFC种类在影响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和液相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的16S rDNA拷贝数方面存在交互作用,蔗糖组固相R. flavefacien在低RDP下的拷贝数和菊粉组液相F. succinogenes在高RDP下的拷贝数分别趋向于低于(P=0.06)和低于(P<0.01)淀粉组;③增加日粮RDP水平可以提高所有处理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P<0.01)和总微生物氮(microbial nitrogen,MN)流量(P<0.01);主效应上,果胶组的乙酸摩尔比例(P<0.05)和乙丙比最高(P<0.01);不论RDP水平,蔗糖和菊粉组的丁酸摩尔比例均高于其它处理组(P<0.01);低RDP下各处理组的总MN流量差异不显著,但提高RDP使蔗糖和果胶组的总MN流量分别高于(P<0.01)和趋向(P=0.10)高于淀粉组;主效应上,淀粉组的N利用效率低于蔗糖(P=0.04)和果胶组(P=0.05)。【结论】日粮RDP水平和NFC类型在影响瘤胃发酵、微生物合成和纤维分解菌菌群方面存在交互作用,当日粮中含有足够的瘤胃可利用氮时,蔗糖和果胶较淀粉在促进微生物蛋白合成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饲料转化效率(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y,FCE)是养殖效益的标尺,改善饲料转化效率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脂肪沉积,降低养殖成本。目前,利用GWAS进行饲料转化效率的选育提高和改良是检测FCE遗传变异和发现相关候选基因的新途径,为制定畜禽饲料转化效率的分子育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从遗传育种角度根本上进行改良的措施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FCE分子机理进一步探索,培育出节能、高效的环保型畜禽,对节约养殖成本、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综述饲料转化效率的概念、评定指标和选择方法、饲料转化效率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一步说明饲料转化效率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地位和潜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素对犊公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8头健康,平均体质量为(143.7±5.6)kg的6月龄犊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4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大豆素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97.1 g/d(P=0.026);血清T-SOD、GSH-Px、Ig G、Ig M、IGF-1等指标分别提高了12.2%(P=0.029)、15.5%(P=0.046)、27.5%(P=0.003)、11.4%(P=0.008)和49.3%(P0.001);血清中血糖(P=0.005)和总胆固醇(P=0.080)浓度则有降低和降低趋势。综上所述,犊牛日粮中添加大豆素对其生长性能、机体抗氧化、免疫能力均有益处,可以作为犊牛日粮添加剂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