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2.
3.
4.
从湖羊肺脏中分离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疆湖羊肺脏病料中分离出一株支原体XJ-3f,用其培养物人工感染80日龄健康绵羊,28d后剖杀,剖检可见肺表面肉粉色实变,显微病理变化为大灶性融合性肺炎。参考国际已知支原体16SrRNA序列,设计一对扩增700bp片段的通用引物,直接提取肺脏组织DNA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33种支原体序列比较,结果证明该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标准株Y.98同源性为99.9%,而与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capricolum subsp.capricolum,Mcc)、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ycoides subsp.Capri,Mmc)、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M.mycoides subsp.mycoides LC,M.mmLC)等同源率为81%。以感染羊血清和Y.98与从发病羊肺脏中分离出的三株支原体茵体蛋白进行Western blot,证明均与感染羊血清有特异性反应,且与Y.98相比无明显差异,故确定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 相似文献
5.
6.
中国部分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调查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流行情况,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采集法氏囊病料,分离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20株,运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表明,20株分离毒株中有19株具有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A、256I、294I和299S,与我国IBDV超强毒Gx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在96.7%~99.4%,推导氨基酸同源率在98.2%~100% 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有分离毒株具有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禽白血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9
为了解自2009年年初以来国内一些地区禽白血病流行情况及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我们从湖北、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广东、宁夏、安徽8个省区39个鸡场采集疑似禽白血病病料样品178份,用ALV-A、ALV-B和ALV-J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个省的35个鸡场的124份病料中检出了ALV-J(69.7%);25份病料中检出了ALV-A(13.9%);7份病料中检出了ALV-B(3.9%).14个分离毒株env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84.3%~99%;与J亚群原型毒株HPRS-103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3%~98.2%;与其它J亚群env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97.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4个ALV-J分离株分别分属于不同的分支.其中,LJL09DH02分离株与其它分离株及参考毒株的的亲缘关系最远,与HPRS-103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7.3%.另外4个分离株的env基因与HPRS-103的氨基酸同源性低于93%,其余9株与HPRS-103的同源性较高(96.6%以上).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ALV的感染主要以J亚群为主,ALV-A和B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8.
羊泰勒虫中国株裂殖子的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试验对羊泰勒虫临潭株、隆德株、张家川株和夏河株裂殖子蛋白进行了分析。SDS-PAGE结果显示,羊泰勒虫临潭株与隆德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张家川株与夏河株的亲缘关系也比较近。4个虫株的阳性血清分别与4个株裂殖子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4个株虫体的阳性血清与临潭株和张家川株的裂殖子蛋白在38ku处有共同反应。提示38ku蛋白多肽有望成为特异性诊断抗原,为重组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