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现场围隔通过围隔水体建立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与周围水体没有交换。使用现场围隔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结构和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完善,已成为研究水域生态的有效工具,主要用于污染生态学、养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现场围隔主体结构包括围隔幔、固定支架和围隔幔支架等,附属设备包括防雨罩、电动机、浮力装置和叶轮等,大型围隔容积>100m3,中型围隔容积10~100m3,小型围隔容积1~10m3。通过在目的水域现场开展围隔试验,从而模拟自然水域生态环境,能够大大缩小试验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使试验结果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加明显。现场围隔发展方向是多样化、实用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并引物扩增得到瓦氏黄颡鱼肝型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cDNA片段,长度分别为335、425 bp;获得的111、114个氨基酸残基与鲤鱼(Cyprinus carpio)肝型、斜齿鳊(Rutilus rutilus)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1%和85%,表明克隆所得序列均为瓦氏黄颡鱼脂肪酸结合蛋白.定量PCR分析表明,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均是肝型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4.
脂肪和L-肉碱对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探讨脂肪和L-肉碱对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采用3 × 2(蛋白质脂肪比×L-肉碱)完全随机设计,配制了不同蛋白质脂肪比(39.9%/7.4%、30.3%/13.9%和21.5%/19.5%)和L-肉碱水平(0和1 g/kg饲料)的6种等能饲料.选取平均初重为(3.27±0.21)g的大口黑鲈幼鱼27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随机饲喂1种饲料,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鲈鱼的增重率从685%显著降低到176%(P<0.05),饲料效率从1.15增加到2.33(P<0.05),且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的鲈鱼的肥满度显著低于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39.9%/7.4%和30.3%/13.9%饲料的鲈鱼(P<0.05).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的鲈鱼体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39.9%/7.4%的饲料(P<0.05),且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全鱼脂肪含量从5.6%显著升高到11.5%(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从15.6%显著下降到10.4%(P<0.05).鱼体肝脏和肌肉中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指数在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时达到最高值.此外,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淋巴细胞百分比由38.30%升高到48.41%(P<0.05),粒细胞百分比由51.75%下降到42.14%(P<0.05).由此得出,以节约蛋白质为目的的过量添加脂肪会导致鱼体生长速度降低,甚至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和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此外,饲料中添加1 g/kg的L-肉碱并不能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但蛋白质脂肪比和L-肉碱对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粒细胞百分比存在互作作用,并在饲喂添加1 g/kg L-肉碱的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的饲料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5.
现场围隔通过围隔水体建立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与周围水体没有交换。使用现场围隔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结构和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完善,已成为研究水域生态的有效工具,主要用于污染生态学、养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现场围隔主体结构包括围隔幔、固定支架和围隔幔支架等,附属设备包括防雨罩、电动机、浮力装置和...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对盐度变化的适应及其渗透压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虾、蟹等甲壳动物具有多样的渗透压调节能力,研究虾、蟹的渗透压调节生理及其对盐度等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可以补充和完善虾、蟹的基础生理学资料,同时对指导虾、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实践,如海水品种的淡化养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中华绒螯蟹在咸水中进行繁殖和幼体发育,在淡水中长成,其独特的渗透压调节方式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三群体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人工养殖群体(A)(浙江湖州)、缅甸引进群体F2代(B)和"南太湖1号"(C)3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片段(约1200 bp),探讨罗氏沼虾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121 bp基因序列中有86个变异位点,共计14个单倍型.其中,群体A、C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其π值分别为0.022和0.025,相比之下,群体B的遗传多样性则明显要高于上述两个群体(π=0.032).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6.32%,而93.68%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对三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群体A和B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05,已达到中等分化水平;群体C与A间的遗传距离(D=0.025)最小,提示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认为,D-loop基因可以作为检测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标记,"南太湖1号"群体遗传多样性比人工养殖群体有所提高,但仍偏向养殖群体,未表现出最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镁添加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0、4.5、6.0和7.5 g/kg镁(L-天门冬氨酸镁形式),制成镁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98、1.43、3.40、4.79、6.65和7.98 g/kg的6种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重为(2.97±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9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幼蟹。每组幼蟹随机投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添加3.0 g/kg镁组幼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全蟹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幼蟹日摄食率、饲料系数及全蟹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全蟹中镁含量随着饲料中镁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而钙含量则在未添加镁组最高,导致此组的钙镁比最高。幼蟹肝胰腺和血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随着饲料中镁添加量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添加3.0 g/kg镁组达到最高值,其肝胰腺中GSH含量显著高于添加7.5 g/kg镁组(P<0.05),血清中GSH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镁组(P<0.05);血清和肝胰腺中丙二醛(M DA)含量则随着饲料中镁添加量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添加3.0 g/kg镁组获得最低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得出,以L-天门冬氨酸镁为镁源,当饲料中镁添加量为3.0~4.5 g/kg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效果较好;以肝胰腺中GSH含量为判据,采用二次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发现,当饲料中镁添加量为3.76 g/kg(饲料中镁含量为4.39 g/kg)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抗氧化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低盐度下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B6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肌肉中转氨酶活力的影响.根据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以不含维生素的酪蛋白为蛋白质源,配制成蛋白质水平为25.5%和40.8%的2种等能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200 mg/kg的维生素B6配制成4种试验饲料.试验选用480尾平均体重为(0.014 4±0.004 7)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试验期间盐度为3‰,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 mg/kg的维生素B6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肥满度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P<0.05);虽然25.5%和40.8%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肥满度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40.8%蛋白质组对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25.5%蛋白质组(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维生索B6和蛋白质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各项测定指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配制饲料时应同时满足凡纳滨对虾对蛋白质和维生素B6的营养需要量,期望只满足或提高其中的一种而节约另外一种营养素以获得凡纳滨对虾的最佳生长和成活率的方式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圆田螺和铜锈环棱螺标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标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5℃范围内,两种螺的耗氧率、CO2排放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至30℃达到最大值。从Q10值来看,铜锈环棱螺的代谢水平对水温的响应较中华圆田螺更为敏感。呼吸熵和氧氮比结果表明,25℃时两种螺体内的蛋白质消耗最少,由此初步判断二者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盐度升高至1.8时两种螺的耗氧率等代谢指标显著提高,同时二者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但从动物呼吸熵和氧氮比的测定结果来看,该盐度下机体仍维持在相对正常的代谢水平。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圆田螺代谢活动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铜锈环棱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两种螺的代谢率都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夜晚的代谢率要显著高于白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