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鄱阳湖沼虾资源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鄱阳湖区不同水域的沼虾有8种以上,其中日本沼虾为优势种,可占65%-95%,九江沼虾占1%-10%,贪食沼虾5%-35%,韩氏沼虾为1%-5%,江西沼虾占2%-8%,春沼虾占0.5%-l.0%,粗糙沼虾占0.1%-0.8%,安徽沼虾占1%-2%。日本沼虾在各水体中出现频率为100%,贪食沼虾为8%-55%,九江沼虾则在南湖水域有较为集中分布,出现频率为17%-28%,其它种为0.5%-2%;比较了各采样时间内日本沼虾的平均体长分布和近年捕捞产量的变化,并对其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对鄱阳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is)幼体发育的5个阶段即Z0、Z1、Z3、Z5~Z6及Z9~Z11期进行观察,分析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谱带变化。结果表明,各期间幼体形态均有明显变化,幼体蜕皮次数随发育快慢不同,发育快的需9次蜕皮完成变态发育过程,慢的则需14次;LDH酶谱在5个发育阶段各有5条带,仅酶活性有强弱变化;EST酶谱不仅条带数从2条增加到9条,酶活性也有明显变化,EST1和EST3在5个阶段都出现,且酶活性逐渐升高;MDH酶谱共出现6条带,MDH1和MDH4分布延伸时间跨度大,酶活性高,可看作主带。因此日本沼虾变态发育过程中同工酶谱带随变态发育而变化,反映了不同组织器官细胞组成和不同组织中不同同工酶的活性和出现顺序,可作为鉴别种属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特异性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胡成钰 ( 1964 -) ,男 ,江西南昌人 ,南昌大学生物系副教授 ,硕士 ,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红腿病是牛蛙养殖过程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 ,该病传染性强 ,死亡率高 ,典型病症为头腹部和腿内侧皮肤出现红点、红斑、肿胀 ,部分蛙趾指充血或溃烂 ,不活跃 ,不吃食。剖检可见腹腔有腹水 ,肝、脾、肾肿大 ,肠内空虚 ,出血发炎。自Emerson等首次定名红腿病以来[1] ,已从蛙中分离到气单胞菌、粪产碱菌、假单胞菌等几种细菌[2~ 4 ] 。Glorioso等认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可能是其主要病原体 ,病毒、真…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泥鳅繁殖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西鄱阳湖区泥鳅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繁殖与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体色可将其分为大花斑泥鳅、小花斑泥鳅及无花斑泥鳅3种。测定了可数可量性状、肥满度、成熟系数、相对怀卵量、受精率和产卵率,得出了生长方程。结果表明,不同斑纹泥鳅之间形态学的差异不显著(P>0.05);肥满度在同种斑纹泥鳅雌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5);相对怀卵量分别为:大花斑682.0±249.6粒/g、小花斑439.7±189.8粒/g、无花斑573.5±127.5粒/g;受精率分别为73.5%±3.6%、67.9%±2.5%、71.9%±4.1%;而孵化率为95.0%±2.2%、85.0%±3.2%、93.0%±5.2%;结果显示:大花斑泥鳅在繁殖性能方面较好。 相似文献
6.
萍乡肉红鲫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萍乡肉红鲫的含肉率为70.33%(雌)和67.24%(雄),其肌肉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占17.82%,脂肪占1.35%,水分占75.00%,灰分占1.15%。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63.20mg/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55%,四中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00%。对鱼肉进行氨基酸评价,缬氨酸为其中一个限制性氨基酸,异亮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1.6。测定了Zn、CB、Na、P、M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