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与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提出了大学生毕业论答辩组织与评分工作的实施方法,认为毕业论答辩应由院(系)或学科点统一组织,在正式答辩之前进行试辩。毕业论评分应体现创新性、正确性、完整性和严谨性。中还给出了具体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光温条件影响黑纹粉蝶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周期,光脉冲和温度对黑纺粉蝶Pieris melete Menetries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能发生,维持与终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黑纹粉蝶的光周期反应属于中间型,即只有在日照时数12h-13h15min范围内,才有部分越夏蛹或越冬蛹不滞育而正常发育;在日平均气温为20.5℃的秋季,其自然种群的临界光周期为12h30min;3龄末与4龄初的幼虫为感尖光周期最敏感的时期.2.断光扣第10-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不同水温中浸泡二化螟受害株(枯鞘、枯心或白穗株),检查二化螟各龄幼虫的逃逸比例和逃逸时间。结果表明,以35℃浸泡早稻枯鞘株86min,可使90%以上的1、2龄幼虫爬出水面,以30~35℃的水温浸泡早稻枯心株100min,可使90%以上的3~6龄幼虫爬出水面。枯心株中的1、2龄幼虫在25℃以上的水温中可全部从稻苗中逃逸出来,但3~6龄幼虫随着龄期的增加,逃逸出来的比例相应减少。晚稻白穗株中二化螟虫龄较分散,3~6龄均有,各龄幼虫浸出的比例均低于70%。  相似文献   
4.
昆虫病原线虫A24对大猿叶甲的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洪义  李峰  万玲 《植物保护》2000,26(2):46-47
  相似文献   
5.
在测试的五种杀虫剂中,以甲胺磷和氧化乐果对桑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时间长,可在桑树夏伐后至新梢抽发前以及在秋蚕饲养结束后使用;灭蚕绳和万灵效果次之,敌敌畏只是在药后一天有较好的效果,这三种药剂可在采叶养蚕过程中必要时使用.各种杀虫剂对桑蓟马若虫的杀伤力较强,但无杀卵作用,对其成虫,以敌敌畏作用效果最差,灭蚕蝇次之,其余三种药剂效果较好.各种药剂的田间使用浓度宜采用:甲胺磷和氧化乐果为1500倍,万灵和敌敌畏为1000倍,灭蚕蝇为400~500倍.  相似文献   
6.
用低致死剂量(LD30)氰菊酯和氰戊菊酯胸部点滴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后,研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存活雌蛾化学通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对雌蛾的求偶行为不产生明显影响,对照组和杀虫剂处理组雌蛾的求偶高峰均为第3个暗期的8-8.5h,求偶率均可达73%-82%。氰戊菊酯处理组中雌蛾性信息素各组分滴度和总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溴氰菊酯处理组中雌蛾性信息素的主组分Z11-16:Ald和次要组分Z9-16:Ald、Z7-16:Ald的滴度及信息素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个活性组分Z11-16:Ald和Z9-16:Ald的比例与对照组雌蛾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过程的训练。笔者在简要分析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实践,介绍了通过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全方位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提高农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本地油茶病虫害防治对象,于2012-2013年实地调查了南昌市郊梅岭山区油茶林(树龄15年)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害虫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在梅岭山区油茶上可见6种病害发生,主要种类包括茶藻斑病,其病原为寄生性红锈藻(Cephaleuros virescens Kunze);油茶煤污病,其病原为田中新煤炱菌[Neocapnodium tanakae(Shirai et Hara)Yamam];油茶白绢病,其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和油茶炭疽病,其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尤以前两种危害严重。采集到害虫60种,其中以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红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phasiana(Fabricius)]、茶白毒蛾[Arctornis alba(Bremer)]、山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和歧沟臀肖叶甲(Colaspoides diffinis Lefèvre)为优势种群。这些害虫隶属于4目33科,以鞘翅目(12科)为多,占害虫总科数的36.4%。  相似文献   
9.
短时极端高温对亚洲玉米螟卵、初孵幼虫和成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短时极端高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影响,采用耐热能力测定方法,研究了亚洲玉米螟经6 h高温处理后的半数致死温度(LT50)、存活率以及不同高温下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结果表明,经6 h高温处理后,亚洲玉米螟卵、初孵幼虫和成虫的LT50分别为40.24~40.44、38.59和42.84~44.54℃;当卵、初孵幼虫、1日龄和3日龄成虫分别在37、35、41和37℃时,其存活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分别在39、37、43和39℃时,其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卵、初孵幼虫、1日龄和3日龄成虫的短时高温阈值分别为37~39、35~37、41~43和37~39℃;当温度高于高温阈值时,卵、初孵幼虫和成虫的Lt50分别为0.38~6.31、0.22~8.35和3.80~24.15h,且雄成虫的Lt50小于雌成虫。研究表明,短时极端高温对亚洲玉米螟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山地草甸害虫的防控提供参考,分别于2013年7—9月、2014年6—9月和2015年5—9月在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6个典型生境(发射塔西北坡、发射塔东南坡、混生区、避风洼、云海客栈和吊马桩,海拔1 592~1 855m),采用"Z"字形网捕法对山地草甸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特征,计算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3年共采集昆虫标本7 895个,隶属于9个目,其中鞘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占总标本数的96.19%;4个指数在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在7月达最高或最低值;混生区(海拔1 657 m)与发射塔东南坡(海拔1 855 m)的相似性系数为0.249 9,处于极不相似水平,其他样地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302 0~0.420 7,均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海拔较高的发射塔东南坡与西北坡由于坡向差异,相似性系数仅为0.305 0,但两者与其他样地间相似性(0.249 9~0.323 0)低于其他4个样地相互间的相似性(0.359 7~0.420 7)。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种类丰富,具有明显的时间性规律,其山地草甸昆虫群落的结构相对稳定,与气候、寄主植物的生境类型密切相关,并且还受海拔和坡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每个生境都具有其独特的物种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