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山东省境内的冷水性鱼类养殖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涉及内容为冷水性鱼类的养殖面积、产量、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等现状以及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对山东省整个区域的资料汇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冷水性鱼类的发展趋势,结合山东省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养殖经验,提出从循环水养殖、苗种繁育、病害防治及饲料营养等角度开展健康养殖的建议。并且在苗种繁育的工作中需谨慎开展杂交鲟的研究与推广;借鉴成功经验,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注重成鱼养殖以及后备亲鱼的培育;大力提升冷水性鱼类深加工规模,形成"繁养-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推动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河南省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建议,旨在为提升产业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鲵引进与地下室人工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山东省成功引进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开晨了大鲵地下室人工养殖试验.其结果表明:放养1 100尾,平均体重5.43 g、体长8.5 cm,经过2年饲养,平均体重1.146 kg、平均体长50.12 cm,成活率98.7%,总重1 244.6 kg,最大个体为2.3 kg.大鲵在海拔108m地区人工养殖的成功,对野生种群修复、保护及开发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鳞副泥鳅幼苗敌百虫毒性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过程中,发现剑水蚤特别容易在孵化箱内聚积,严重地影响了孵化效果.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大鳞副泥鳅幼苗敌百虫毒性试验.选择敌百虫晶体原液(含量≥90%),试验设计一个空白组和五个浓度梯度试验组,每组放入幼苗30尾,经24 h和48 h的观察后,试验结果:大鳞副泥鳅苗种安全浓度为1.25 mg...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繁殖生产实践的探索,总结了一种从产前准备到催熟、催产、孵化和出苗五个生产阶段的苗种批量生产的方法。通过受精卵生物学实验、不同雌雄比生产性试验,提出雌雄分离单性催熟、混合催产素集中注射、同步催产、卵与亲鳅快速分离和发塘标志性形态特征判定等多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实现了苗种快速批量生产。三组不同雌雄比的生产试验表明:繁殖亲鳅300组,雌雄比为1∶0.85时,孵化率为70.31%,出苗量最高,出苗152.7万尾。该研究为加快大鳞副泥鳅产业发展,规范人工繁殖和苗种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西冷水性鱼类养殖发展现状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境内冷水性鱼类的养殖面积、产量、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山西省冷水性鱼类养殖现状.根据国内外冷水性鱼类发展状况、省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养殖经验,建议从循环水养殖、良种选育、病害防治及营养饲料等方面推进健康养殖体系建设,提出通过实行冷水鱼养殖准入制度、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冷水鱼发展合作组织等三方面挖...  相似文献   
7.
以在山东地区开展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大规模人工养殖为目标,开展了地下室微流水人工养殖的试验研究。试验对大鲵养殖场地建设、水质、饲料和病害防治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设置1龄和3龄2个年龄组,根据生物学测量的结果进行中国大鲵生长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经过2年人工养殖,1龄大鲵和3龄大鲵的平均体重增长率分别达到6 874.5%和167.5%,平均体长增长率分别达到254.3%和50.5%;体重增长速度随养殖时间增加呈现"慢-快-慢"特点,体长增长速度随养殖时间增加逐渐降低;特定生长率呈现先高后低,随着时间变化显著降低的特点;生长拐点为3.38,说明3~4龄是大鲵体重增加的关键时期。地下室微流水人工养殖中国大鲵具有体重、体长增长快速,生长拐点出现较早,养殖周期缩短的优点,该研究可为大规模开展大鲵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