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鸭,出雏后10天的幼鸭发病率最高;其次为1个月的幼鸭,该病致死率低的10%—20%,高的可达80%,是养鸭业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成年鸭常成为带菌者。2013年1月8日,我县城东街道永洋村,有一养殖户饲养的300只12日龄的黑番鸭发生了一种以呆立、拉稀、食欲减退、病鸭眼睑水肿为临床特征的疫病,造成近百羽雏番鸭先后发病、死亡,死亡率达33%。现将诊治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古田县养殖户饲养的蛋鸭在产蛋期内常出现产蛋率急剧下降、产异常蛋(软壳蛋、粗壳蛋、畸形蛋等)、无产蛋高峰期或持续低产蛋率,有的蛋鸭群还出现采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四川的野生、地方、选育、引进的桑树种质资源。四川有桑属植物9种,资源丰富。野生桑种分布不重叠,对研究桑属的起源、演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特异性状,是桑树育种宝贵财富。地方桑树品种,种类繁多,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选育和引进的桑树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推广时应注意引种适应性实验。  相似文献   
4.
人工无性系四倍体品种圌桑11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由二倍体品种国桑21号(2n=2x=28)嫁接苗诱导的四倍体植株若干枝段,经单芽嫁接进行株系比较,其中看到编号为国桑21号4x-1的株系枝长叶大,再经系统选择育成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圌桑11号(2n=4x=56)。经品试园多年栽培和养蚕鉴定表明,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产26.7%,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提高3.8%,万蚕茧层量提高4.5%,100kg桑产茧量提高5.5%;抗逆性强,叶片肥大,采叶省工,实属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稳定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蚕桑生产属技术性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因采叶给桑劳动费工而成为制约养蚕工效。据资料,蚕业发达的日本和我国江、浙等省的一些养蚕大户,栽培条桑育品种或密植杂交桑,实行壮蚕条桑育,生产1 kg蚕茧的劳动时间仅1.2~1.3 h,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南充云雾山野生白桑、育2号、新疆白桑ITS序列长度、G+C%、变异位点和系统位置。ITS序列长度均为576bp,G+C百分含量分别为59.55%,59.55%,59.72%,南充云雾山野生白桑、育2号45位为A、505位、560位T;新疆白桑45位A、505位G、560位T。系统位置均在BranchesⅡ,与剑持、瑞穗桑同一分支。白桑ITS序列没有地理迁移的变化,是较早分化的物种。育2号、新疆白桑与剑持、瑞穗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以北栽培。ITS序列信息位点有限,在分析桑属的系统学时,需要另找片段,或与其它片段联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桑苗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生产行情变化快,要求桑树育苗快速化、良种化、省力化。鸡桑嫁接扦插育苗技术可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栽桑,当年投产,100%良桑率。介绍了该技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福建是我国油桐南缘产区。本课题组油桐引种试验自1979年开始,数年来先后自川、浙、皖、桂、黔、云、鄂、湘、苏、豫、赣等十一个省区引进三年桐、千年桐的各地方品种类型计74个,在我省闽侯县桐口林场建立了油桐试验基地,总面积180亩,其中包括三年桐实生品种园及无性系品种园,共引进省内外品种家系21个、无性系18个。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为了先摸清本省油桐种植资源,采取立足于本省“以选育为主,选育与引种并举”的良种化途径及其“三级选优”的研究方法。我们自1979年开始,数年来先后自川、浙、皖、桂、黔、云、鄂、湘、苏、豫、赣等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光叶桑、钦州长果桑在形态分类学上均属同一桑种Morus macroura。通过PCR扩增2份地方品种资源材料的ITS序列并分析序列差异及构建系统进化树,阐明各自在桑属中的遗传分化关系。2份材料的ITS序列长度均为576 bp,其中:云南光叶桑的G+C含量为59.90%,碱基序列45位A变G,560位T变G,与昆明奶桑(Morus macroura)、荥经川桑(Morus notabilis)、云南毛叶奶桑(Morus macroura var.mawa)、云南长穗桑(Morus wittiorum)、云南奶桑(Morus macroura)、雅安华桑(Morus cathayana)同在第Ⅰ类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钦州长果桑的G+C含量为59.72%,碱基序列45位为A,560位T变G,与云南华桑(Morus cathayana)同在第Ⅱ类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应用松散分子钟方法估算云南光叶桑与荥经川桑、雅安华桑、云南长穗桑的分化时间为8.23 Ma,钦州长果桑与云南华桑的分化时间为9.67 Ma,二者起源的地质年代是新第三纪中新世与上新世之交,是为了抵御地球寒冷、旱化,向南、向山地迁移形成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