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螫螫虾人工饲养技术探讨李瑞莺,吕为民,吕荣束,王福刚,谢开恩,刘伟斌,陈碧霞(厦门市湖里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我国于1992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到1995年国内已有许多地方引种试...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水体对渔业的危害很大,这种危害不仅表现在幼鱼及成鱼的急、慢性中毒,而且对鱼类的胚胎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在鱼类的生殖季节,如果水域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毒物,就会影响鱼卵、鱼苗的正常发育,导致鱼苗畸形或死亡,从而损害渔业资源。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制定渔业水质指标,需做重金属对鱼类胚胎的致毒试验。同时,水污染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也是评价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于1978年5-6月做了汞、镉、铅、铜、锌5种重金属对白鲢和草鱼胚胎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红螯螯虾成虾和幼虾是否能在福建闽南地区自然越冬,是评价其在该地区是否有发展养殖生产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于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分别在厦门高崎养鳗场和厦门湖里区湖边水库养殖场进行了成虾和幼虾的越冬试验,现报告如下。1 试验情况和结果 试验分别于1993年10月25日至1994年5月24日和1994年9月15日至1995年3月24日进行。试验池共5只(表1)。红螯螯虾成虾及幼  相似文献   
4.
不同饵料种类喂养大鲵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报道了用鲻鱼、黄带鲱鲤及黄鳝作为饵料鱼饲喂大鲵的比较试验结果。饲喂黄带鲱鲤及黄鳝的大鲵,其生长比饲喂鲻鱼的大鲵为快,用三种饵料鱼轮换喂养的大鲵,比用三种饵料鱼分别单独饲喂的大鲵,生长要快。  相似文献   
5.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tcarinatus)称淡水龙虾,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红螯”为其英文名“RED CLAW”的意译。该虾体色随栖息环境变化而变化,一般为绿色或褐绿色,外形颇似海水中的龙虾,生活于淡水中故又称为淡水龙虾。该虾成虾雄性的第一对螯足的大螯外侧有一柔软膜质的鲜红、美丽的斑块,故又称为红螯螯虾。该虾原产地系澳大利亚北部,是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之一。红螯螯虾不仅个体大,而且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并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  相似文献   
6.
大鲵人工养殖生态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是我国珍稀的二类保护动物.原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支流中。由于近年来其资源量急剧减少,对大鲵的研究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厦门进行的人工养殖试验开始于1989年,我们已在《大鲵人工养殖研究初报》一文中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总结,本文将讨论大鲵的生长、疾病和生活习性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水质、底质改良剂在虾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质、底质改良剂对泉州东梅村和厦门东屿村虾池水质,底质的改良效果。两处虾池经投放改良剂后,海水中的COD降低7.2~14.6%,NH_4—N降低90%以上;底泥的Eh值升高130mv,硫化物降低32.8~73.4%,底泥间隙水的NH_4—N降低41.0~74.7%,COD降低15.5~40.0%。  相似文献   
8.
铅在鲤鱼体内积累和排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水中溶解铅在鲤鱼体积累和排出的过程。水中铅浓度为0.1ppm、1.0ppm和5.0ppm。积累程度随试验铅浓度和暴露铅时间增加而加强,浓缩系数则基本相反。当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则出现吸收—积累—排出的动态平衡,鱼体铅在清水中排出的速度随铅积累量的增加而缓慢。各组织铅积累量随着不同暴露时间会有不同的消长,最终各组织内铅积累依次为肝>肠>鳃>肌肉>骨骼;进入鱼体之铅能抑制胆碱酯酶活力和降低血红蛋白含量,说明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已遭损害。  相似文献   
9.
一种杆状病毒及其与细菌对两种养殖对虾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养殖对虾发生了严重流行性虾病,经对病虾肝胰腺、胃、肠、鳃等部位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和分离提纯,发现有大量杆病毒和细菌感染。超薄切片显:病毒粒子短杆状、两端钝圆、具羹膜、大小约250—310mm×90—110mm,提纯的核衣壳大小约300—320mm×70mm。将粗提纯的病毒和细菌口饲感染健康的日本对虾和长毛对虾,可同时引起对虾发病死亡,病毒感染8天后引起的死亡率分别是50%和41.7%,病毒与细菌共感染8天后的死亡率比前者高。这些结果说明:所分离的杆状病毒是日本对虾和长毛对虾的共同病原,在它们之间具有流行性,而细菌与这种病毒对虾体的共同侵染,造成更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EM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为了使人们对EM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生产出更多绿色健康的畜禽产品,对EM在预防动物肠道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肉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使用技术、使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简要阐述了EM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