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在4500~4800lux光照,26~28℃的培养条件下,从绿裸藻(Euglena viridis)水华中分离的优势菌种之一中性柠檬酸菌(Citrobacter intermedius)的分泌物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粉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mutum)、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和易变鱼腥藻(Anabaena vqriabilis)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莱茵衣藻(Chlamydononas reinhardii)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uosa)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中性柠檬酸菌胞外分泌物能促进粉核小球藻细胞个体的长大,对其他藻类主要是影响细胞的大小.中性柠檬酸菌对不同藻类影响的差异对水华过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70-80年代在花生计划性高产栽培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每公顷产6000-7500kg花生大田栽培产量的重演性及措施与调控指标的可行性。结果4年产量基本达计划要求。栽培过程中着重抓好早播。即在大寒期间播种,播后喷除草剂覆盖地膜;整地时结合全层施肥,后期养根保叶,在4月下旬开始,每隔10天喷1次,共喷4-5次百菌清等,控苗保果,以荚果发育期平均单株主茎高35cm,分枝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简称RSV)而引起。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主要寄主和传毒介质是灰飞虱,其次还有白背飞虱和白带飞虱等,即条纹叶枯病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所致的病毒病。灰飞虱寄主有水稻、小麦、大麦、谷、玉米等37种禾本科植物,灰飞虱对RSV病毒传播方式是循回增殖型传播。一旦染毒可持续传播,并由雌虫经卵传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5.
与常规移栽稻相比,超高茬麦套稻水稻苗期生长迟缓,苗黄体瘦,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通过分析超高茬麦套稻基本苗、成穗密度、单株成穗数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肥料运筹、麦草覆盖厚度、旱育保姆拌种等栽培措施对提高麦套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武运粳7号)、穗粒并重型品种(宁粳1号)在有效穗323.1万/hm2,386.5万/hm2左右产量最高;采取旱育保姆拌种、麦草入墒少量覆盖、氮肥前移等苗期强化栽培措施能显著改善超高茬麦套稻的苗期弱势,促进发育,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超高茬麦套稻的产量结构、源库参数等性状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超高茬麦套稻高产栽培应依据不同穗型,确定适宜的基本苗和N肥运筹措施,在大穗型品种单株成穗5个左右,穗粒并重型品种单株成穗4个以上,每公顷有效穗330万~360万时,群体综合性状最优。同时提出降低基本苗、调节肥水运筹等具体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东沟县地处黄海北岸,位于东经123°22′30″~124°22′30″。北纬39°45′~40°15′。全县拥有水田68万亩,是辽宁主要稻区之一。近年,东沟种植的水稻品种绝大部分为晚熟品种,这些晚熟品种在抗病躲病上起到了相当作用,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正常年份不能充分成熟,偶遇高温年份可获丰收,而遇低温年份或插秧不及时  相似文献   
8.
东港地区稻瘟病流行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水稻上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东港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一般年份减产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20%~30%,严重田块将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9.
叶绿素测定是生物监测及水质评价中估算藻类生物量的重要指标。以超声波破碎藻细胞,以热乙醇为萃取剂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含量,并与常规的丙酮-研磨法进行比较对照,结果证实该方法是可行的。其提取时间仅为10m in,因此尤适于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