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混合培养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在单独培养和相同接种比例混合培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盐藻的生长经历了3个明显的阶段,生长曲线呈现"S"型;单独培养扁藻与混合培养藻在18 d内还未到达稳定期,仍保持一定的生长态势。混合培养、单独培养盐藻以及单独培养扁藻的最大光密度值(OD680)分别为0.784、0.702和0.765。混合培养藻的生物量(0.841 mg/ml)也稍高于单独培养盐藻(0.582 mg/ml)和单独培养扁藻的生物量(0.819 mg/ml)。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盐藻和扁藻具有一定的促进藻生长和提高生物量产出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蔡卓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23-126
结合例子针对性分析农业类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2种典型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和句子成分残缺,指出需要结合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共同努力来杜绝此类错误的发生,旨在为相关作者和编辑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农业类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加快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褐飞虱是我国和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国内在褐飞虱研究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4年~2009年褐飞虱研究的核心期刊载文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分析论文数量、发表年份、研究主题、期刊分布、作者单位、资助项目、署名作者等,旨在多角度展示我国褐飞虱研究现状,为我国褐飞虱的系统深入研究及褐飞虱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心期刊论文分析我国赤潮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卓平  段舜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66-17968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5~2009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我国赤潮研究论文进行统计,重点分析论文数量、研究领域、产出单位、期刊种类、署名作者人数、资助项目,多角度展示我国赤潮研究的现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设置氮质量浓度和硅质量浓度双因子试验,探讨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及对藻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氮质量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不论是在低硅质量浓度,还是高硅质量浓度下,与高氮处理相比较,缺氰处理下藻细胞不能存活,低氮处理下藻细胞生长受严重抑制.试验结束时,低硅质量浓度下缺氮、低氮和高氮处理的藻细胞密度分别为0、5.0×105个/mL和7.37×106个/mL.硅质量浓度同样对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产生显著性影响,高硅质量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低硅质量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氮和硅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的交互作用不明显(P>0.05);但试验后期,氮和硅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5-2009年间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亚洲玉米螟研究论文的数量、发表时间、研究主题、期刊分布、作者单位和资助课题等,探讨我国亚洲玉米螟近年的研究动态.结果表明,玉米螟研究是我国近年的热点课题.2005-2009年间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约62篇,其中2007年发表的论文篇数最多(21篇),其次为2009年(17篇);研究关注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32.26%)、防治理论与技术(29.03%)、种群与繁殖行为(16.13%);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15篇)、沈阳农业大学(11篇)和扬州大学(8篇);论文主要发表在《昆虫学报》(10篇)、《植物保护学报》(9篇)和《玉米科学》(6篇);标注项目资助的论文为56篇,而标注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的论文为25篇.分析结果有助于多角度为读者和作者展示我国亚洲玉米螟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深入系统开展玉米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能源微藻细胞数量和藻液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验证以光密度法测定细胞生长密度的可行性,为能源微藻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研究提供简便方法与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三角褐指藻Phaeod1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3种能源微藻为生物材料,以添加f/2营养液的人工海水为培养介质,在植物培养箱中利用三角瓶进行一次性培养试验.利用显微镜计数法观测微藻的细胞密度,测定各藻液在680 nm处的光密度值,并进行线性拟合获取回归方程,比较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的藻细胞密度值.[结果]3种能源微藻的细胞密度与藻液光密度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104个/mL)=1405OD680-59.745,R2=0.9942;亚心形扁藻细胞密度(104个/mL)=216.94 OD680+0.9743,R2=0.9947;海洋小球藻细胞密度(104个/mL )=2170.1 OD680+ 18.569,R2=0.9927.在各微藻生长第5、7和9d中,利用显微镜计数法所得细胞数目和光密度法换算所得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光密度法是一种可测定微藻细胞生长的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能源微藻的生长、生理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为试验材料,探讨2种海洋微藻对氮浓度的生长适应性差异。结果发现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速率显著受氮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束时,氮质量浓度为0.75、7.5、75 mg/L和150 mg/L时,中肋骨条藻的叶绿素荧光值分别为139.5、816.3、881.9μg/L和868.5μg/L;三角褐指藻的叶绿素荧光值分别为54.3、572.9、974.4μg/L和976.4μg/L,说明高质量浓度氮促进海洋微藻增殖,但超出一定的氮质量浓度范围,促进作用不明显。2种海洋微藻对氮质量浓度的生长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中肋骨条藻比三角褐指藻更忍耐低氮质量浓度的胁迫。结果证实氮营养在海洋微藻生长繁殖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同微藻对氮营养的生长适应性差异是决定微藻在海洋环境中占据优势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