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山东地区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发展迅猛,其以品质优、上市早、产量且兼具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受到本地菜农的广泛欢迎,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早春大棚番茄的生产栽培经验,以期为蔬菜大棚种植提供参考。1品种和土地的选择番茄的优劣与后期的产量、品质关系重大,"苗好三分收"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栽植肯定是需要好的种苗。因此,想要番茄高丰、高产,选择好的品种是关键。番茄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选用弱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氯化汞处理烟草悬浮细胞产生的细胞死亡具有细胞编程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和生物化学方法观察氯化汞处理细胞后的变化,并采用药理学方法,通过添加抑制剂和抗氧化剂阐明氯化汞引发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氯化汞诱导产生的细胞死亡具有PCD特征,包括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的TUNEL检测呈阳性和DNA ladder的形成。氯化汞诱导烟草悬浮细胞过氧化氢积累,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能降低细胞死亡率。蛋白激酶抑制剂、磷脂酶C和磷脂酶D的抑制剂能显著地降低氯化汞引起的细胞死亡和过氧化氢积累。【结论】氯化汞引起的细胞死亡是一种PCD,蛋白激酶和磷脂信号介导的过氧化氢积累参与细胞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3.
0.5%大黄素甲醚水剂稀释500~1000倍液,在黄瓜白粉病发生始盛期每隔7d喷药1次,连续喷3次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且有治疗作用,对黄瓜安全,且保叶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g/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分泌的蛋白激发子ParA1诱导烟草悬浮细胞后,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参与ParA1诱导烟草过敏细胞死亡(hypersensitive cell death,HCD)和防卫反应。【方法】采用药理学方法,在烟草悬浮细胞中添加PLC抑制剂,比较烟草悬浮细胞受ParA1诱导后细胞死亡和多种防卫反应的差别。【结果】PL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能完全抑制ParA1引起的烟草悬浮细胞死亡,氧迸发、胞外基质碱化和植保素scopoletin(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积累都能显著地被抑制,5种防卫基因hin1、hsr203J、PR(pathogenesis-related)-1a、PR-1b和PAL等的转录表达也都受到U73122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ParA1处理烟草悬浮细胞后,PLC参与了ParA1诱导细胞死亡和防卫反应的信号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人工鱼礁模板的附着生物群落特征,于2014年8月对大亚湾圆洲岛已投放的鱼礁模板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39种,黑缘牡蛎(Ostrea nigromarginata)占据附着生物优势种的绝对地位;经过表面处理的混凝土模块的附着生物生物量及丰度较高,而红砖、花岗岩板和未经表面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模板的附着生物生物量及丰度都很低;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和丰度与其群落特征的变化未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南海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别从广东大亚湾、鹅公湾、海陵岛、南澳岛和广西涠洲岛以及福建宁德的6个海域采集了紫海胆,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差异系数法、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4种多元分析方法对6者的6项形态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涠洲岛群体(WZ)与各群体间的6个形态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且与海陵岛群体(HL)的差异系数达种间水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群体(DY)、鹅公湾群体(EG)和南澳岛群体(NA)形态最接近,涠洲岛群体(WZ)和宁德群体(ND)与其他群体形态相差最远;判别分析结果中,判别准确率为47.8%~86%,综合判别率为65.3%。4种分析结果均表明,可能由于地理隔离和环境因素的差别,不同地理位置的紫海胆群体间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数十株日本落叶松解析木资料拟合了树高、胸径生长的Logistic曲线方程及蓄积的幂函数曲线方程;并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及方差分析法将该地区日本落叶松生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6年为幼龄林,7—15年为中龄林,16—21年为近熟林,22年以后为成熟林。本研究比较系统地揭示予西伏牛山区目本落叶松的生长规律,为该树种造林、抚育管理、采伐更新、生产力予估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20 a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小麦、玉米生育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动态变化。试验包括7种不同的施肥措施: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肥(N)、磷钾配合(PK)、氮磷配合(NP)、氮磷钾配合(NPK)、秸秆还田+氮磷钾(SNPK)和有机肥+氮磷钾(MNPK)。结果表明,SNPK和MNPK显著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小麦生育期中MBC含量在开花期最高,而WSOC在开花期最低,与MBC趋势相反;各处理根际土壤MBC和WSOC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玉米生育期各处理MBC变化不明显,根际土MBC含量高于非根际,而WSOC则非根际土稍高。MBC和总有机碳(TOC)比率为17.18~33.54 g·kg-1,以玉米乳熟期CK最高。WSOC/TOC变幅为2.43~6.67 g·kg-1,玉米乳熟期均较小麦成熟期有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在洪泽湖进行河蚬的增殖放流实验,并于放流后的第二年对其形态学指标、规格和生物量等进行监测,以评估洪泽湖自然水域河蚬的增殖放流效果。结果显示,各站点河蚬的形态学指标和规格均为2015年11月最大,马浪岗的河蚬规格较大而生物量较小;至2016年7月三个站点的河蚬规格分别达到8.09 g/ind,6.29 g/ind和5.9 g/ind,而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24.29 g/m~2、45.69 g/m~2和43.69 g/m~2。分析表明,非法捕捞、非法采砂,以及水温、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动等是影响河蚬规格和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前两者是影响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塿土耕层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土20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储量变化的影响。试验包括休闲(Fallow, FL)、 撂荒(Setaside, SL)、 不施肥(CK)、 单施氮(N)、 氮钾(NK)、 磷钾(PK)、 氮磷(NP)、 氮磷钾(NPK)、 氮磷钾配合秸秆还田(SNPK)、 氮磷钾配合低量有机肥(M1NPK)和氮磷钾配合高量有机肥(M2NPK)11个处理。结果表明,CK和 FL 处理等质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仍维持在试验前水平,NP和 SL 处理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年均增加分别达到 347 kg/hm2 和518 kg/hm2, 此4个处理等质量耕层土壤无机碳储量均较试验开始前(Initial soil, IniS)显著下降,尤其是NP处理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与IniS和CK相比,除NK处理外的所有施肥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等质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其大小顺序为 M2NPKM1NPKSNPKNPKNPPKN,最大年均增加量为M2NPK 944 kg/hm2,最小为N 127 kg/hm2。施肥处理除PK和M2NPK处理外,其它处理等质量耕层土壤无机碳储量均较试验前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土壤酸化所致。PK和M2NPK处理无机碳储量能够维持不下降,表明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在适合条件下可能有某种关系。试验结果还显示,长期试验20年除M1NPK和M2NPK处理外,其它处理耕层土壤容重均明显高于试验开始前,表明等质量土壤碳储量与等深度碳储量相比可以更好地反映土壤碳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