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天鹅洲湿地,原位测定了在水淹及未水淹条件下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 Kükenth.)的光合特征,利用神经网络对2种条件下灰化苔草的光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全面评价了不同条件下灰化苔草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响应程度。结果表明:水淹导致灰化苔草光合速率下降。通过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预测灰化苔草光合速率的响应,水淹和未水淹2种条件下,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气温(Ta),叶温(Tl)和外界水分含量(Ha)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野生麋鹿死亡原因及生活地区存在的病原菌,找出安全高效的药物,提高麋鹿存活率,对其生存地区疫病进行合理防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检、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通过细菌耐药性试验对2016年8月份湖北石首市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随机采集的10份麋鹿粪便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该批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6株大肠杆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株变形假单胞菌。6株大肠杆菌和1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新霉素、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丁胺卡那、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均敏感;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0,中介率为50%,耐药率为50%。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都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湖北石首野生麋鹿种群大量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2月13日~3月16日,湖北省石首市长江南岸三合垸的野生麋鹿出现大量死亡疫情,31 d内死亡45头,死亡率为22.8%(45/197)。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麋鹿种群死亡是由魏氏梭菌与气单胞菌感染所致。由于初春麋鹿在过度采食芦苇嫩芽、饮用污染水和天气变化较大等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免疫力低的麋鹿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的变化、灾害性天气频发,麋鹿的生存空间受到限制,种群的持续发展与动物疫病暴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结合石首麋鹿保护区麋鹿的现状,提出疫病防控措施,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变化及种群增长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区内湿地生境质量下降、生境退化、环境阻力增大、麋鹿种群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并从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功能、提高单位面积的载畜量、扩大野生放养的面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动物繁殖策略是影响动物成功繁衍的主要因素。2021年6~8月,以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结合发情期麋鹿繁殖群大小、繁殖群数量以及发情雌鹿数量等雄鹿占群指标,探讨麋鹿发情期雄鹿占群策略。结果表明:2021年石首保护区麋鹿发情期为6月2日至8月22日,繁殖群大小范围为2~109头。繁殖雌鹿总数与繁殖群大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0·05),繁殖雌鹿总数与繁殖群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0·01),繁殖群大小与繁殖群数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0·01),麋鹿采取优势雄鹿轮流占群(成为群主),维持参与发情的雌鹿随时有交配受孕的机会以延续后代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7.
麋鹿保护与科普教育途径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麋鹿保护与科普教育的基本内容,针对当前社会受众的需求,指出了应积极研究麋鹿科普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为做好麋鹿科普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推进自然教育的过程中所做的实践和对策方面的研究,为推动区域内自然教育的模式形成、活动开展、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自然教育为例,分析了推进区域内自然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式方法,推动开展有效的自然教育活动,是自然保护区应当主动承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发挥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周边中小学生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推行生态教育课程、强化系统建设和理论研究是保护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最好实践。  相似文献   
9.
2015年1-7月在湖北石首天鹅洲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退化区内选取30个样点,研究土壤种子库特征,并比较种子库与地表植被在物种组成上的差异。采用幼苗萌发法确定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数量,通过样方法进行地面植被调查。结果显示,种子库萌发次序依次为禾本科(Gramineae)、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葎草(Humulus scandens);在生长速率方面,葎草(0.4-1.2 cm/d)> 苍耳(0.2-1.0 cm/d)> 禾本科(0.1-0.4 cm/d)。退化区内种子库物种由18科、33属、34种组成,平均种子密度为6 153粒/m2,生活型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3种);地面植被由21科、32属、32种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1种)。种子库与地面植被兼有物种数为20种,物种相似性较高(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S?renson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35和0.606),但地面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种子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488>1.886,Simpson多样性指数0.889>0.672,Pielou均匀度指数0.783>0.539);种子库优势种为狗尾巴草(Setaria viridis)和早熟禾(Poa annua),地面植被优势种为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接骨草(Sambucus javanica)。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天鹅洲湿地退化区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植被的关系,可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林业企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普遍面临着资金链紧张、融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针对林业企业融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对策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体制、资源基础和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中从林业投资效率、政府在林业融资中的作用、改善林业融资环境3个方面,以及林业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林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林业企业融资对策3个方面分别总结国外和国内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加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时期林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林业企业融资创新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