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1.
饲料脂质对养殖鱼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脂饲料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全球每年鱼油产量虽然基本恒定,但水产饲料中鱼油的需求量却在持续上升,到2010年,鱼油的使用量将超出产量的70%。鱼油的有限供给和过量消耗,以及其中可能积蓄的二噁英和多氯联苯,使鱼类养殖业迫切需要采用其他脂肪源来代替饲料中的鱼油。然而,高脂饲料或用其他脂肪源替代饲料中的鱼油不仅影响养殖鱼  相似文献   
2.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40%、45%和脂肪水平分别为7%、9%、11%的二因子三水平的实验饲料,并以鲜杂鱼饲料为对照,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体质量36.5~42.9 g)进行为期20周的养殖实验,研究三疣梭子蟹对蛋白质、脂肪的需要量,以及对卵巢色素沉积的影响.养殖实验采用海区串笼吊养方式,每个吊笼放养1只雌蟹.实验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18个蟹,3个重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饲料对三疣梭子蟹增重率(269.2%~404.90%)、饲料系数(2.01~2.55)、蛋白质效率(1.02%~1.29%)和肥满度(16.26%~23.97%)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加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可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生长,降低饲料系数(P<0.05).对照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获得了最高的增重率(461.69%),但饲料系数也是最高(6.35),而且肥满度(21.15%)低于P40Lll组(蛋白质40%、脂肪11%组).三疣梭子蟹水分、肌肉蛋白、脂肪、灰份和卵巢灰份不受饲料蛋白质、脂肪水平变化的影响(P>0.05),但卵巢蛋白质、脂肪影响显著(P<0.05),而且高蛋白饲料组的卵巢脂肪含量总是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在同一饲料蛋白质水平下,9%脂肪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卵巢类胡萝卜素总量、虾青素含量和成色比色值都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组(P<0.05).与对照饲料组比较,实验饲料组的三疣梭子蟹卵巢类胡萝卜素总量和虾青素含量呈显著优势.综合考虑生长、饲料系数和色素沉积,三疣梭子蟹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0%~45%和9%.本研究旨在为制定三疣梭子蟹饲料配方和改善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甲壳类酪氨酸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壳类的虾、蟹以其味美及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喜爱.虾、蟹既是我国渔业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虾、蟹养殖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2005年,我国甲壳类生产量达到3.2406×106 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近10%,其中,海水养殖产量8.285×105 t,淡水养殖产量3.108×106 t.但是,由于虾、蟹在常温保存中容易褐变,生产者为延长货架期往往在加工中过量使用添加剂,从而导致二氧化硫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腌制梭子蟹在低温保存加工中也容易发生褐变.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产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而且亚硫酸盐等不适当的添加还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深入开展虾蟹等甲壳类防褐变保鲜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三疣梭子蟹不同包装方式保鲜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属宁波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但三疣梭子蟹在保藏加工中容易发生褐变,哪种包装方式可抑制梭子蟹褐变并有效延长产品保鲜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对三疣梭子蟹真空包装、气调包装和涂膜包装的保鲜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气调包装气体配比为CO2 50%,N2 50%的保鲜效果较好;但真空包装与气调包装和涂膜包装的保鲜效果相比,0~4℃下,真空包装可有效抑制梭子蟹腮部和足部褐变并延长三疣梭子蟹保鲜期,保鲜效果好于气调包装和涂膜包装。  相似文献   
5.
泥蚶对重金属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泥蚶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其对三种重金属(Cu、Pb、Cd)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泥蚶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泥蚶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泥蚶对重金属Cu、Pb、Cd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由该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拟合结果得到Cu、Pb、Cd动力学参数,K1为7.318~29.928;K2为0.0064~0.0176;BCF为457.3~3303.6;B1/2为39.4~108.3.比较结果得出: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泥蚶对Cu、Pb、Cd的富集能力依次是PbCdCu;三种重金属在泥蚶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依次是PbCdCu;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金属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中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泥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如实地反映了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和水域近期的污染过程,从而可以考虑把泥蚶作为浙江沿海及其它泥蚶分布海域重金属Cu、Pb、Cd污染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6.
人工育苗条件下大黄鱼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到40日龄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仔、稚鱼及早期幼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水温(24±1)℃时,孵化后0~5d属于仔鱼期,6~20d为稚鱼期,第21天起转为幼鱼期。大黄鱼仔鱼孵化3d后开口摄食;开口时平均口径为240μm,40日龄达2480μm;口径的大小变化与日龄的关系是:y=0.2327e0.0682x,R2=0.9492。试验用的生物饵料与实际生产一致,包括轮虫、丰年虫无节幼体、活桡足类和冷藏桡足类。不同生长期的大黄鱼鱼苗的摄食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在1昼夜(24h)中,仔鱼仅在18:00左右出现1个摄食高峰,而稚鱼和幼鱼除了在18:00左右出现1个显著的摄食高峰外,在10:00左右还有1个相对小的摄食高峰。仔、稚、幼鱼夜间基本不摄食。大黄鱼鱼苗具有较高的摄食率和饱食率,随着生长而迅速升高。仔、稚、幼鱼的生长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2日龄仔鱼生长较快,5~9日龄生长减慢,21~30日龄生长加快,31~40日龄生长减慢。这与鱼苗的食物转换和饵料生物的营养变化有关:5~9日龄生长减慢是由于鱼苗由混合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所致;31~40日龄生长减慢是因为冷藏桡足类的营养价值较低。鱼体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3.2552e0.0472x,R2=0.9710;体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3.3205e0.0374x,R2=0.9777;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高效快速检测水产饲料中15种磺胺组分多残留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乙腈-甲醇-1 %乙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5 nm.结果表明,在0.5~10 mg/L 时浓度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 9;在1~10 mg/kg加标浓度时,15种磺胺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75.7 %~100.3 %,RSD为2.26 %~7.45 %,方法检出限为0.5 mg/kg.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可同时检测水产饲料中15种磺胺组分,方法回收率高、灵敏、准确且可靠,可用作水产饲料中磺胺类药物含量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8.
9.
贝类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与累积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含重金属农药的施用、含重金属煤炭、石油的燃烧以及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重金属对环境特别是水生生物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形势十分严峻。重金属的危害很大,通过食物链及生物的富集作用产生蓄积,人类食用了这些含重金属超标的鱼贝类等生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