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作对藜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连作对藜麦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方法]选取'陇藜1号'为材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进行不连作(C0)与连作3年(C3)的对比实验,比较不同生育期藜麦生物量及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连作对藜麦的生长、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C3处理的株高、鲜物质质量、干物质质量在显穗期与灌浆期比C0分别降低了16.6%、2.2%、7.6%与7.5%、6.0%、16.4%,根长在显穗期、盛花期和灌浆期增加幅度为68.5%、13%和12.8%,分枝数、有效分枝率、主穗长度和单株穗质量比C0处理分别下降22.2%、7.4%、18.5%和28.1%,千粒质量降低13.9%,单株产量降低37.9%,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了34.78%.而C3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苗期、显穗期、花期和灌浆期明显低于C0,分别降低25.0%、53.6%、5.1%、62.5%,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分别在灌浆期与显穗期分别增长150.1%和74%.连作使藜麦叶片SOD、POD、CAT活性下降,其中SOD和POD活性分别在盛花期和灌浆期下降72.8%和94.1%;CAT活性在显穗期和盛花期下降83.5%和73.2%,而APX活性在盛花期和灌浆期升高达250%和246.7%.[结论]连作严重影响藜麦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系统,使植株生产库源关系失调而引起生长与产量的抑制,降低藜麦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因此,在生产中应采用轮作倒茬等农艺措施,降低连作障碍对藜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深度开发和利用烟草资源。【方法】以红大烟花为研究材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红大烟花香料,用SDE/GC-MS和内标法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并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1)红大烟花香料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成分,有酮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萜烯类、酚类以及杂环类等物质,总含量高达327.393μg/g,其中醇类、酮类和醛类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114.081μg/g、84.547μg/g和28.059μg/g,共226.687μg/g,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9.24%;(2)香料中主要香气成分有寸拜醇、茄酮、糠醛、西柏烯、新植二烯、β-大马酮、苯乙醛和巨豆三烯酮等,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6.01%;(3)该天然香料对丰富烟香、提高卷烟舒适度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结论】红大烟花具有深度开发价值,其开发的香料可作为卷烟加香加料的天然香原料。  相似文献   
3.
可可广翅蜡蝉(Ricania cacaonis Chou et Lu)隶属半翅目,广蜡蝉科,是一种茶园较常见的蜡蝉类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湖南、浙江和江苏等省,以若虫、成虫刺吸茶树嫩梢、叶片的汁液为害。文章介绍了可可广翅蜡蝉的分类地位与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危害、防治措施等内容,供茶树植保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领域的食品真实性鉴定和产地溯源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稳定同位素技术成为食品真实性鉴定和产地溯源方面强有力的分析手段,并具有可追溯性、绿色、无放射性、易操作等特点.在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获取的同位素指纹主要集中于C、N、H、O、S同位素.作为轻同位素,C、N、H、O、S同位素主要通过同位素比率质谱(IRMS)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介绍基于IRMS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原理、分类,重点回顾IRMS在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的掺假鉴别、有机食品的鉴定和食品产地溯源3个方面,旨在推动同位素食品安全数据库的建立,促进同位素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6.
不同花色牡丹品种花瓣色素含量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属白、粉、红3个色系的6个牡丹品种花瓣为试材,采用薄层层析色谱法(T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和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研究不同花色牡丹品种花瓣中的色素含量,并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粉色和红色系牡丹中检测出2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5-二葡糖苷和芍药花素-3,5-二葡糖苷,白色系牡丹中未检测到花青苷类物质,其中矢车菊素-3,5-二葡糖苷在粉色系牡丹中含量较高,而红色系中总黄酮和总花青苷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地对普洱生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来自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三大产区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化学成分在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对来自西双版纳自治州(包括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普洱市、临沧市3个地级行政区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也可以对来自普洱茶产区的东南、西南、西北3个区域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进一步鉴定了普洱生茶中79种主要成分,并对其在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中的含量分布,以及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滋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表明,基于UHPLC-Q-TOF/MS的茶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轮廓可以作为普洱生茶产地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花生产量与气象因素的关联度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气象因子对安徽花生产量的影响,构建适用于本地的花生单位产量预测模型,以期为探讨花生经济效益、应对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对安徽各市2000—2017年花生气象产量和气象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安徽花生产量与生育期气象因子关联度5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光照时数>5月份光照时数>6月份光照时数>7月份平均气温>8月份光照时数>8月份平均气温>6月份平均气温>8月份降水量>7月份降水量>5月份降水量>6月份降水量,应用建立的花生单位产量预测模型对历年产量进行回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均方根误差为815 kg/hm2、拟合指数为0.81,总体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血液学指标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选取胎次、体重[(33.16±3.49)kg]相近的生长猪(杜×长×大)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营养水平参照NY/T 65—2004中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供给,试验组分别饲喂含20%、30%和40%全株玉米青贮的试验饲粮,上述4种饲粮粗纤维含量(干物质基础)依次为3.0%、3.5%、4.0%和4.5%。试验猪单独饲养于代谢笼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随着饲粮中全株玉米青贮比例的增加,生长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养分(干物质、有机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总能代谢率、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而饲喂基础平均日采食量、干物质基础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粗纤维采食量、饲喂基础料重比和干物质基础料重比则呈线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全株玉米青贮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基础平均日采食量、干物质基础料重比、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血液学指标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40%全株玉米青贮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全株玉米青贮可用于生长猪低营养水平饲粮的配制,使用比例为20%~30%时能保障生产性能,并可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6-2010年间新疆自治区(南疆)的长绒棉区域试验数据,采用分析软件SPSS 13.0对长绒棉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不同产量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评价长绒棉产量的最佳指数模型。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3个复合因素ABC、AB1/2C2、A1/2BC2指数模型均表现正相关,其中AB1/2C2模型的产量指数与皮棉产量间的相关程度高且试验间表现比较稳定。认为AB1/2C2高产指数模型能综合考虑3个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协调关系,即高衣分、铃重适中、结铃性较强,将其应用到长绒棉育种的材料决选中,可以提高棉花育种材料决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