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对罗非鱼2种回交子代、2种正反交子代(回交  相似文献   
2.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回交子代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其正反杂交鱼的正反回交子代共6种遗传型(genotype)罗非鱼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探讨回交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6对引物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可用于这6种罗非鱼的遗传变异分析;(2) 6个微卫星位点在6种鱼中的平均杂合度为0.562~0.731,其中正回交鱼萨尼×尼罗最高(0.731),原始亲本尼罗最低(0.562);多态信息含量为0.510~0.685,也是萨尼×尼罗最高(0.685),尼罗(0.510)最低;有效等位基因范围是2.71~3.85,也是萨尼×尼罗(3.85)最高,原始亲本尼罗最低(2.71).(3)两种反回交子代的Nei's遗传距离都与亲本尼罗接近,采用UPGMA和NJ法构建的聚类图表明, 回交种与原始母本尼罗罗非鱼为一组,原始父本萨罗罗非鱼为另一组.萨尼×尼罗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最高,是最有育种潜力的回交种;母本尼罗对回交子代的遗传影响大于父本萨罗,回交子代表现了一定的母本效应.  相似文献   
3.
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其正反杂交鱼的正反回交子代共6种遗传型(genotype)罗非鱼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探讨回交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6对引物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可用于这6种罗非鱼的遗传变异分析;(2) 6个微卫星位点在6种鱼中的平均杂合度为0.562~0.731,其中正回交鱼萨尼×尼罗最高(0.731),原始亲本尼罗最低(0.562);多态信息含量为0.510~0.685,也是萨尼×尼罗最高(0.685),尼罗(0.510)最低;有效等位基因范围是2.71~3.85,也是萨尼×尼罗(3.85)最高,原始亲本尼罗最低(2.71).(3)两种反回交子代的Nei's遗传距离都与亲本尼罗接近,采用UPGMA和NJ法构建的聚类图表明, 回交种与原始母本尼罗罗非鱼为一组,原始父本萨罗罗非鱼为另一组.萨尼×尼罗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最高,是最有育种潜力的回交种;母本尼罗对回交子代的遗传影响大于父本萨罗,回交子代表现了一定的母本效应.  相似文献   
4.
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F2)、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2)、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4个遗传型群体的耐盐性实验表明:(1)4个遗传型群体的平均成活时间(MST)、50%成活时间(ST50)以及96 h半数致死浓度(MLS-96)由高到低依次为:萨罗、萨罗×尼罗(F2)、尼罗×萨罗(F2)、尼罗,死亡率与盐度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2)两个杂交种超越尼罗的超亲杂种优势值(HN)表现为正值,超越萨罗的超亲杂种优势值(HS)表现为负值,说明它们的耐盐力都超过了尼罗,但都未超过萨罗;(3)尼罗×萨罗(F2)的平均杂种优势值(HM)表现为负值,萨罗×尼罗(F3)的HM除其MLS-96表现为负值,其MST和ST50均为正值,说明萨罗×尼罗(F2)的耐盐性能略优于尼罗×萨罗(F2).对尼罗×萨罗(F2)、萨罗×尼罗(F2)、尼罗×萨罗(F1)、萨罗×尼罗(F1)、尼罗、萨罗6个遗传型群体的SSR分析发现:(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遗传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3项指标一致,表明F2遗传多样性比亲本增强2/3左右,这与杂交种的基因重组有关:F2又比F1增强1/10左右,初步认为这与F2的遗传分化有关;(2)引物Os-64和Os-75仅在尼罗、尼罗×萨罗(F1)及尼罗×萨罗(F2)中扩增出条带,表现出强烈的尼罗母系遗传:引物Os-25和IGF仅在萨罗、萨罗×尼罗(F1)及萨罗×尼罗(F2)中扩增出条带,表现出强烈的萨罗母系遗传,这4条引物可作为判别杂交鱼母本来源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耐盐罗非鱼育种回交效应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罗非鱼2种回交子代、2种正反交子代(回交鱼的母本)、2种原始种(回交鱼的祖父、母本),共6种遗传型的生长特性、耐盐特性及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盐度15、20及25时,2种回交子代的日均增重率皆比母本提高了30%~45%,差异显著(P=0.023).(2)SSR分析发现,2种回交子代接受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特征带分别为87.5%和79.2%,接受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的分别为35.2%和41.2%;而2种正反杂交子代接受尼罗罗非鱼的分别为66.7%和41.7%,接受萨罗罗非鱼的分别为47.1%和88.2%.(3)回交子代与原始亲本尼罗罗非鱼的遗传距离较近,同正反交子代相比,回交子代生长性能有所进步,耐盐性能基本保持,扩增的特异性条带数目较少,表明遗传多样性走低和基因型纯合性走强的趋势.(4)两种回交子代间有一定差异,萨尼♀[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F2)]×尼罗罗非鱼(♂)生长快5%,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指标较高,是优选的对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