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肉鸡气囊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多集中在15~25日龄,呈现高死亡率,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将该病的一些概况介绍如下。1发病特点1.1本病主要发生于10日龄以后的鸡群,特别是在免疫完第一次法氏囊疫苗后表现比较明显。1.2本病传播快,前期症状轻,中后期多为混合感染。1.3病程较长,治疗不及时者死淘率较高。1.4主要以甩鼻、咳嗽、呼噜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且逐渐蔓延发展。病鸡眼睛变形,眼结膜发炎,  相似文献   
2.
高寒干旱山区花椒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栽培区概况 高寒干旱山区花椒栽培区位于甘肃省天祝县大通河沿岸,平均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4℃,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蒸发量1600毫米,交通便捷,通讯畅通。  相似文献   
3.
红提的管理     
高海拔冷凉地区是传统葡萄种植的“禁区”,甘肃农业大学利用阳光和冷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鲜果产期调控在元旦、春节采收,市场需求十分广阔,经济效益极高。近年来,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海拔2400~2800米,年平均温度-1.6℃~1℃的高海拔冷凉地区发展较快。该区域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条件恶劣,生育期短,苗木定植后发芽慢、生长量小,采用科学的冬春管理技术,对提高红提的品质和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场种植水稻1万亩,在插秧期间,兵力与训练、任务与季节等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采用抛秧栽培技术,缓解了上述矛盾。1996年我们借鉴人工抛秧和机械抛秧的特点,结合我场实际情况,研制出半机械化抛秧移栽,1997年我场经过研究改进继续采用半机械化抛秧移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抛秧栽培注入新的活力。1半机械化抛秧移栽半机械化抛秧就是利用我场现有的旧插秧机,去掉插秧部分,在其船板上安装盛秧结构,人站在船板上实施抛秧操作,行走与抛秧分开控制,形成机载秧苗、人工抛秧即半机械化抛秧移栽。它兼有人工抛秧和机械抛秧的优点,而…  相似文献   
5.
柏各庄农场是军内水田面积较大的农场,插秧期间兵力与训练及季节的矛盾特别突出,为此我们在全面实行机械化插秧的同时,考虑到机械性能和机械故障的制约,尤期插秧机的发展滞后手栽培技术的现状,于1994、1995年开展了水稻抛秧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农场花费4300元购得一台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根据该机在生产中的优缺点,结合人工抛秧,利用现有的插秧机,因地制宜,初步研究出半机械化水稻抛秧的栽培方式。1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的不利因素该机的动力和行走部分采用插秧机的底盘,抛秧部件采用旋转维盘式,利用锥盘旋转时的离心…  相似文献   
6.
正肉鸡养殖过程中建造良好的鸡舍、选择优质的鸡苗和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对温度、通风、湿度、密度、光照的科学控制,是养殖成功的必备因素。但在饲养过程中,还有一点也是养殖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并且在饲养过程中是最难掌控的,更是诱发很多疾病的根  相似文献   
7.
发病情况 通过对近期数例肉鸡新城疫病例的调查,现将其临床发病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种植夏季竹豆绿肥,可以用地养地,扩大晚(禾造)肥源,是稳产高产措施之一。夏季竹豆绿肥省工易种,投资少而增产作用大,近年来在百色地区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1964年比1963年面积增加了两倍多。种植的地方有平原也有山区,绝大部分是和春玉米间种,也有些是间种在甘蔗地里,无论新区或老区都获得较好的收成,一般亩产一千斤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肉鸡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多集中在15日龄以后,所引发的继发感染及并发症造成的死亡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要掌握和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取的较好的防控效果,必须做到:一是了解呼吸系统的构成、功能;二是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三是了解发生呼吸系统病的原因。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风城特稠油由于黏度高、流动性差等原因使得其开发和集输非常困难。在不改变其传统降黏工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氧化催化体系的降黏剂,并对氧化催化体系降黏剂组分评选、配方优化、性能评价等做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风城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占原油近50%,其中胶质含量达到31.58%,原油酸值低至3.14mgKOH/g;研制的氧化催化体系降黏剂在注蒸汽的过程中与原油发生氧化催化反应,促进胶质和沥青质等重组分裂解成饱和烃、芳香烃等轻组分和中间组分;降黏剂最佳配方为0.1%的活性碱+0.2%氧化剂(BOH)+0.3%催化剂(TOM)。降黏剂加量0.8%、反应时间14~24h、反应温度在150~240℃时,稠油降黏率可达98%以上,与原油相比,反应后稠油中饱和烃与芳香烃增加40%,胶质、沥青质下降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