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6篇
  29篇
综合类   357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387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奶牛日粮中脂肪(酸)是很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尤其在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和热应激等方面作用明显,此外,通过日粮添加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改变牛奶乳成分占比,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功能性产品。本文对2020年国内外脂肪(酸)对瘤胃代谢、牛奶成分、生产性能、氧化应激、繁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2020年|奶牛|脂肪|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3.
辽粳1499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5年以辽粳294/盐粳218的后代为母本,以群体育种品系L040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6~2010年进行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表现为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活秆成熟,食味品质较优,综合抗病性强,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高效群体构建的影响。以理想株型粳稻新品种辽粳1499为试材,设置4个移栽密度处理(M1-M4),分别为30 cm×13.3 cm、30 cm×16.7 cm、30 cm×20 cm和30 cm×23 cm。分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并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和灌浆期鉴定群体的抗病水平;测量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辽粳1499的分蘖数、结实率、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指标有所下降,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在M2密度处理(30 cm×16.7 cm)的产量最高,达680.87 kg/667m~2,灌浆期光合效率也相对维持在高水平。试验表明辽粳1499是相对喜肥品种,在辽宁中部稻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是30 cm×16.7 cm。  相似文献   
5.
6.
<正> 一、奶牛养殖小区的产生奶牛养殖由“一大二公”转变为以户有户养为主,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这是一致公认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奶业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相对集中的奶牛养殖业与之配套。这就产生了新的矛盾——奶牛养殖过于小而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除少数国有大型农(牧)场及部分专业大户外,一般农户奶牛饲养规模在5头左右,20头以上的家庭奶牛场为数不多。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原料奶的产量和质量自然也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统分结合的前提下,突破庭院经济的局限,开展专业合作已为大势所趋。于是奶牛养殖小区的经营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势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据河北省统计,截至2005年已建起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700多个,规模化养殖比例占到52%。  相似文献   
7.
荔枝是我国南方大宗特色果树,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生产成本飙升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是限制荔枝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瓶颈问题。在经过10多年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隔年交替结果栽培模式是解决这一产业“痛点”问题的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本文从休闲园区和结果园区树体管理两个方面总结了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要点,当年结果园区中的果树采果后转化成休闲园区,休闲园区的树在采果后的6个月之内放任不管;花芽生理分化期重修剪,培养矮冠开心高光效树形;重修剪后培养2次春梢和1次夏梢。当夏梢老熟后,休闲园区的果树转化成结果园区的果树,关键技术包括培养高质量早秋梢作为结果母枝、在末次秋梢完全老熟前重环剥控梢促花、冬季适度修剪、春季壮花疏花、夏季保果壮果等。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56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其中母犊6头、公犊8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d,分别在20和60日龄时每组各屠宰4头犊牛,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pH、氨态氮(NH3-N)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期内,各处理组犊牛瘤胃液pH及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2)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TVF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最高;(3)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0日龄时各组之间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犊牛日粮中添加2g/(头·d)的酵母多糖降低了瘤胃液NH3-N浓度,提高了MCP产量及TVFA浓度,增强了瘤胃内氨和蛋白质的利用,有利于犊牛瘤胃发酵状态的稳定。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多糖在0~60日龄犊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g/(头·d)。  相似文献   
9.
10.
选择体质量和出生日期接近的26头犊牛,其中6头母犊,20头公犊。10日龄开始补充苜蓿干草、精饲料自由采食,60日龄断奶。分别在断奶前(-1d)和断奶后1,3,5,7,14d采集血液,测定血清中代谢物、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断奶影响犊牛的消化代谢,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甘油三酯含量变化显著(P〈0.01)。断奶造成犊牛血清皮质醇、急性反应蛋白、T3、T4、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显著变化(P〈0.01),使免疫球蛋白、γ-IFN、IL-1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因此,断奶不仅降低了犊牛的免疫力,而且对犊牛产生了严重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