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外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诱导黑边石斑鱼(Epinephelus fasciatus)排卵的影响。【方法】以成熟的黑边石斑鱼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后,在2018年7—8月,使用HCG激素(剂量为200 IU/kg或500 IU/kg)注射分别对6尾雌鱼进行成熟诱导。【结果】在200 IU/kg HCG处理中,注射24 h前有5尾雌鱼的卵母细胞处于第三次卵黄球前期阶段;注射48 h后2尾雌鱼出现核移动卵母细胞,1尾雌鱼的卵母细胞为第三次卵黄球后期阶段;注射60 h后1尾雌鱼出现排卵现象,其余5尾雌鱼均为第三次卵黄球后期阶段。在200 IU/kg HCG处理的排卵个体中,注射时其卵母细胞直径为477.0 μm,注射后60 h卵母细胞的直径增加至624.4 μm。此外,经催产、排卵、受精和孵化后共获得总卵数16 906粒,受精率为68.7%,孵化率为43.0%。而500 IU/kg HCG处理的黑边石斑鱼排卵失败。【结论】使用剂量为200 IU/kg的外源HCG激素可诱导黑边石斑鱼成熟且排卵,但为了提高排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其注射剂量和效应时间还需要进一步调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恒定高温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以孵化后120~420 日龄的幼鱼为研究对象, 对性腺发育以及与繁殖相关的基因gnrh、fshβ和lhβ表达进行了研究。对照组为自然水温(13.2~27.1 ℃)饲养, 实验组为26 ℃恒温饲养。每隔30 d或40 d采样1次, 比较两组中鱼的体长、体重、性腺指数(GSI)、性腺发育情况以及gnrh、fshβ和lhβ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 从240日龄开始, 实验组鱼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 实验组体长约为对照组的1.3倍, 体重约为对照组的2倍。对照组GSI一直维持在0.25%以下的低值, 实验组GSI在330日龄前处于0.4%以下, 但在360日龄时出现GSI 1%以上的个体。在360、390和420日龄的个体中, 实验组G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 对照组中未检测到具有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的个体, 但实验组在330、360和390日龄出现了具有卵黄成熟期卵母细胞的个体。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幼鱼脑中gnrh基因表达在各年龄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脑垂体中fshβ表达在360、390和420日龄, lhβ在390和420日龄时, 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 26 ℃恒温调节不仅能促进赤点石斑鱼幼鱼体长、体重和GSI的增加, 同时也能显著提高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 从而加速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了解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白点病对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取正常金鲳鱼和患白点病金鲳鱼做对比实验。实验设计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健康养殖的金鲳鱼,试验组为患白点病的金鲳鱼。对照组和试验组又分为3个不同密度组,分别为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实验期间无投喂,保持24 h增氧,水温变化为25.4~29.8 ℃,盐度为29.6~31.8。实验时间共半个月,每3天测定一次,比较各组水体理化因子如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氢以及磷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对照组中高密度组氨氮含量在实验后9天、12天和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实验开始时和实验后3天(P < 0.05);而试验组中高密度组氨氮含量在实验后6天、9天、12天和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实验开始时(P < 0.05),表明金鲳鱼患白点病后可能加剧水体环境恶化,导致水体氨氮含量升高。试验组中高密度组鱼的死亡率高达70%左右,对照组仅为10%,可能原因一方面白点病导致鱼免疫机能的下降,水体氨氮含量增加导致呼吸困难,两者相互叠加是诱发金鲳鱼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今后金鲳鱼深海智慧网箱养殖过程中,通过监测水水体理化因子、控制养殖密度以及合理投喂,可能有效预防其白点病的发生。本文探讨金鲳鱼白点病对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旨在为其资源保护及深海智慧网箱养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石斑鱼Epinephelus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促卵泡激素(FSHβ)和黄体生产素(LHβ)细胞分布及基因含量的变化,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孵化后55、80、120日龄幼鱼的性腺和脑垂体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对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进行识别和定位,并运用qRT-PCR技术测定其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和黑边石斑鱼早期性腺发育分为未分化期、分化期和卵巢期;石斑鱼性腺在55日龄时为未分化阶段,其位于肠道附近且观察到性细胞和血管,80日龄时为性腺分化阶段,性腺原基两端的结缔组织向前延伸并形成突起,表明卵巢腔正在形成,120日龄时为卵巢阶段,卵巢腔已完全形成且观察到卵原细胞,表明石斑鱼性腺已分化为雌性;两种石斑鱼在55、80、120日龄时的脑垂体结构相似,分为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腺垂体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55、80、120日龄时,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均检测到FSHβ和LHβ免疫信号,其主要分布在PPD区域,少量分布在RPD或PI区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但lhβ基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黑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均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研究表明,两种石斑鱼性腺在120日龄时已分化完成,脑垂体结构在55日龄时已完全形成且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在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角色可能是促进个体的早期发育和加速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以日本海域捕获的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赤点石斑鱼(E.akaara)、尾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urodeta)、蜂巢石斑鱼(E.merra)和纹波石斑鱼(E.ongus)成鱼为对象,比较其性腺发育和脑垂体结构以及垂体中FSHβ和LHβ免疫信号的分布。结果表明:宝石石斑鱼、黑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尾纹九棘鲈性腺发育为未成熟阶段,蜂巢石斑鱼和纹波石斑鱼性腺发育为成熟阶段。6种石斑鱼的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组成。腺垂体从左至右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宝石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纹波石斑鱼中NH结构被PPD隔开分为上下两部分,而在黑边石斑鱼、尾纹九棘鲈和蜂巢石斑鱼中NH为一个整体。6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细胞的免疫信号主要分布在PPD和PI区域,且FSHβ信号强度均较LHβ强,推断在石斑鱼性腺发育成熟前后,FSHβ较LHβ重要。为石斑鱼的资源保护及人工繁殖方面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分析综合运用水温和光照调节对其性腺发育成熟度及与繁殖相关的促卵泡激素基因(fshβ)和黄体生成素基因(lhβ)表达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水槽放置20尾鱼),对照组为自然水温和光照饲养,处理组在水温恒定20℃和光照10L:1...  相似文献   
8.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绿鳍马面鲀苗种生产计划,并及时监测和掌握其人工繁育群体在养殖过程中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变化,笔者利用公布的绿鳍马面鲀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微卫星序列并设计引物,在随机挑选的50个候选微卫星位点中有20个可以高效、稳定地扩增出目的产物。利用绿鳍马面鲀野生群体对开发的20个微卫星标记进行评价,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1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758~12.000,观测杂合度为0.267~0.833,期望杂合度为0.413~0.932,多态信息含量为0.361~0.910,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为0.806~2.520。绿鳍马面鲀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表明,野生和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8.2和7.3,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7.168和6.239,观测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663和0.561,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819和0.719,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780和0.684,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914和1.647。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群体,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多态性水平,表明绿鳍马面鲀的人工繁育会对其遗...  相似文献   
9.
金鲳鱼是适合深海网箱养殖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白点病是其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解金鲳鱼白点病发生后对其运动行为的影响,取健康鱼(对照组)和患白点病鱼(试验组)做对比试验。试验时间共15 d,分别于试验开始时、试验1周后和试验结束时,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鱼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变化。用数码相机对其运动轨迹进行观察和跟踪拍摄,每次拍摄时间持续5 min,对所拍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加工并用UMATracker和Tracker 6.0.10软件对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对照组鱼的运动轨迹为直线且常伴有环游现象,试验组鱼的运动轨迹中直线和环游现象的变化明显弱于对照组,且试验结束时鱼仅停留在水箱一小角落,无较大活力。试验开始时,对照组鱼的速度峰值达到3.6 m·s-1左右,速度大多集中在0.60 m·s-1左右;试验组的速度峰值仅为1 m·s-1左右,远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束时,对照组鱼的速度峰值为0.70 m·s-1左右,速度大部分时间集中在0.35 m·s-1,全程接...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底层增氧与不增氧池塘中水温、溶解氧、pH、NH3-N和NO2--N的变化规律,以及幼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蜕壳频次、个体体质量频数分布等,并讨论与评估了底层增氧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增氧池塘水体在夏季易形成"温跃层"及溶解氧的"日较差"和"水层差",而底层增氧可有效打破池塘水体的"温跃层"和溶解氧的"水层差",减小温度变化及底层低氧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胁迫,而且使溶解氧、NH3-N和NO2--N浓度以及pH保持在河蟹正常生长所要求的范围,促进幼蟹的蜕壳,提高个体的体质量和肥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