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大量长期跟踪观察的农户资料对农户纱济增长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出农记脓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在一定家庭生命周期段农户经济可以持续增长,当家庭生命周期运行到一定程度,农户经济增长必然出现衰退。  相似文献   
2.
3.
<正>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lna Baroni)又名金针菜,是多年生特产蔬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我省农业对外贸易的大宗产品。黄花菜适应性广,耐盐碱,近年来,在盐碱地区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我省盐碱荒地面积广阔,由于盐碱危害,长期不能为农业所利用,因此,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的变种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Schneid.)Nakai var.pubipetiolata H.Qian的实地调查,对其分布概况、生境特性以及种群生存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毛柄小勾儿茶主要分布于安徽省霍山县马家河、舒城县万佛山和浙江省临安市湍口乡、临安市马啸乡等地。常见分布于沟边、路边、悬崖峭壁的向阳面。(2)毛柄小勾儿茶对水分及光照的要求较高,喜温暖湿润气候,成年植株主要分布在群落最高层,其幼苗耐荫性差,难以在郁闭度高的林内生长。(3)毛柄小勾儿茶种子大都落在树旁,缺乏有效传播方式,且种子未熟先落,95%无活性,导致极其缺乏幼苗。毛柄小勾儿茶生态位十分狭窄,是群落的伴生种或偶见种,缺乏群落竞争力。毛柄小勾儿茶数量已极其稀少,建议加大保护力度,加快对种子成熟生理机制的研究,提高种子活性。或是探索有效的规模化繁育技术,进行人工抚育小苗,扩大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5.
渗水地膜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表明 ,新型地膜—渗水地膜覆盖玉米可以提高土壤水分、调节地温、促进玉米发育进程 ,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率。渗水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有前途的旱作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6.
秦内径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碳、氮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秦岭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为对象,研究了碳、氮在亚高山草甸植物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碳、氮在植物组织中总的分布趋势为叶>茎>根,碳/氮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为茎>根>叶,方差分析显示碳、氮及碳/氮在植物根、茎、叶中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在单个植物的根、茎、叶中,碳、氮及碳/氮的分布具有种的特异性.在以其光合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4个聚类组群中,碳、氮及碳/氮在每个组群根、茎、叶中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1985—1987年 3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黄花菜具有明显的脱盐改上效果,能使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降低,士壤容重变小,空隙度增大,土壤养分增加。黄花菜种植年限越长,脱盐改土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消落区蓄水前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琛  程晓莉  张全发 《土壤通报》2011,(6):1404-1410
为研究175 m蓄水前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选择12个采样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呈中性偏碱性p,H值为6.93~7.91;全磷、全钾、有效钾和铵态氮的含量分布比较集中,差异较小;有效磷、有机质、全氮和硝态氮比较分散,差异较大;土壤类型和土壤粒级对土壤养分含量会产生重要影响。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大致分为4类:土壤综合养分较高型、土壤贫瘠型、有效磷含量较高型和全磷、全钾含量较高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分别提出改善措施。本研究为三峡库区消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消落区蓄水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琛  李思悦  卜红梅  陈晰  张全发 《土壤学报》2010,47(6):1264-1269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三峡水库2003年6月开始蓄水,至2009年水库将全部建成。根据拟定的“蓄清排浊”的运行方案,水库每年水位在高程145 m至175 m之间变化,在库区两岸会形成水位涨落高差达30 m且水位冬涨夏落、反自然节律的消落区,总面积为348.9 km2[1]。水库消落区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在此区间,陆域与水域物质、能量的转移和交换频繁,消落区内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也会与库区水体发生频繁的交换和转移,影响三峡水库水质。目前,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壤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下重金  相似文献   
10.
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土壤自身的可侵蚀性是土壤侵蚀发生的内在因素。由于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方便的测定方法,土壤可蚀性K指标值成为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EPIC中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方法,对丹江口水库库区内1.94km2的五龙池小流域的K值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土壤可蚀性K值平均为0.0302thm2h(MJmmhm2)-1,与我国其他有黄棕壤分布地区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存在一定的空间变异,但变异性不大(变异系数14.7%),86.56%土地面积上的K值位于0.0264~0.0330之间。从土壤可侵蚀性强弱判断,该区土壤为易侵蚀土。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IDW)进行了K值图的制作,并简要介绍了K值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