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使社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为此,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进行及时的转变。这不但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处理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互联网+"的诞生,为农业经济其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最佳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除我国政策支持以外,可大力发展精细化农业,以及高效性农业与智慧型农业,由此来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
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7β-雌二醇(E2)影响鲻(Mugil cephalus)早期精巢的精子发生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饲喂含15 mg/kg和50 mg/kg 17β-雌二醇的饲料60 d,以不添加17β-雌二醇的饲喂组为对照.结果表明,幼鲻投喂含E2饲料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精巢均属早期精巢,胞囊中原始的精原细胞占优势,Sertoli细胞紧贴精原细胞.投喂含E2饲料后1个月,低剂虽组(15 mg/kg)的4尾幼鲻均出现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细胞的数量多于高剂量组(50 mg/kg),对照组精巢未见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E2能够诱发精原细胞的分裂.实验结束后投喂E2组精巢发育处在小生长期,可见精巢中有初级精母细胞存在于精小叶中,而埘照组刚刚出现精原细胞的发育分化.用雌激素受体α和β亚型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早期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和sertoli细胞均显示强的免疫阳性反应,这为E2诱发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为证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生活史最后一步一产后鳗的命运,本研究模拟产后的日本鳗鲡继续在海水中养殖,观察其存活率及繁育情况.结果表明,产后鳗在海水中停食约18 d后,体能得到恢复,部分亲鱼开始出现摄食,1个月左右全部恢复摄食,经244 d养殖,雌、雄鳗体质量增加,存活率达94.6%.随后,给产后鳗注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匀浆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激发其退化的性腺(卵巢和精巢)重新发育(与当年银鳗作对照).通过性腺组织切片观察产后鳗和对照鳗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及其差异,发现产后鳗起初性腺发育比当年银鳗差,但经多次注射激素后,产后鳗性腺成熟与当年银鳗同步,证明产后鳗生殖细胞对激素的敏感件高.应用17α,20β-双羟孕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使催熟的产后鳗和对照鳗均产卵和排精,并孵化出仔鱼,从而有力地证明,鳗鲡产后虽体质弱,但待体能恢复后能够继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产后鳗作为今后鳗鲡人工繁殖亲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Genbank公布的全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得到阿留申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ADV-LN1、ADV-LN2,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其它国内外毒株的非结构蛋白进行序列比较和分析。序列分析表明,同国外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率NS1为87.8%~99.1%,NS2为87.7%~98.5%,NS3为85.4%~99.2%;氨基酸序列同源率NS1为82.5%~98.0%,NS2为81.6%~96.5%,NS3为78.2%~98.9%;与国内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率NS1为91.5%~93.8%,NS2为93.0%~94.7%,NS3为93.5%~96.6%;氨基酸序列同源率NS1为87.4%~89.9%,NS2为87.7%~90.4%,NS3为88.5%~94.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国内流行毒株之间与欧美毒株之间,差异逐渐缩小,遗传变异趋势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影响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并从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经费、推广人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广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新技术推广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河南省南阳市某育肥羊场有两只羊先后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后驱颤抖、努责、尿频、尿淋漓、排尿困难、尿血等临床症状,解剖后在膀胱和肾脏等部位发现细砂粒样的、黄白色不透明的坚硬物质,确诊为羊泌尿道结石。1临床症状主诉该批绵羊育肥两个多月时两只羊开始发病。刚开始发病时,病  相似文献   
7.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球虫病:17~45日龄兔,每次内服氯苯胍5mg,一天2次;46~90日龄兔,每次内服氯苯胍7.5mg,一天2次;可有效地防制球虫病的发生,也可内服莫能菌素、复方敌菌净等。在雨季,4月龄以下的兔必须投放上述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究乌鳢Channa argus烂身病的病因及患病乌鳢的体表组织病理学变化,从广东中山某养殖场患烂身病乌鳢病灶处分离到一株优势菌ZS20200317,通过形态学特征、革兰氏染色、16S rRNA及生理生化特性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检测了该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最后采用回归感染试验确认分离菌株为导致乌鳢烂身病的病原菌.结果表明:患病乌鳢烂身处的肌肉组织出现了明显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LB琼脂培养平板培养结果显示,该菌呈边缘光滑有光泽的圆形白色菌落,为革兰氏阴性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菌株ZS20200317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亲缘关系最近,一致性高达98.5%;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的赖氨酸脱羧酶、甘露醇、覃糖、蔗糖、氧化酶和VP等生理生化反应为阳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氯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和头孢拉定沙星等20种抗生素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羧苄西林、青霉素G、麦迪霉素、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7种药物具有耐药性;人工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该菌能引起健康乌鳢死亡.研究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是广东中山地区乌鳢烂身病的病原,本研究结果为乌鳢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