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丰、枯水期杭州湾东北部渔业资源多样性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不同时期杭州湾渔业资源多样性及生物数量分布特征,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等分析方法对杭州湾东北部水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时期共捕获40种渔业生物,其中丰水期捕获34种,枯水期捕获22种,两时期Jaccard相似性系数仅为40%,为中等不相似水平(middle nonsimilar level)。丰水期优势种为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枯水期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刀鲚(Coilia ectenes)、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狭颚绒螯蟹(Eriocheir leptognathus)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as)。丰水期渔业生物的重量密度为294.82 kg/km2,尾数密度为83.19×103ind/km2,枯水期渔业生物的重量密度为85.76 kg/km2,尾数密度为33.88×103ind/km2。丰水期尾数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6~2.35,重量H'变化范围为0.36~2.22,尾数H'与尾数密度呈现显著相关性(P=0.0040.05);枯水期尾数H'变化范围为1.24~2.03,重量H'变化范围为0.81~2.10,尾数H'与尾数密度也呈显著相关性(P=0.0240.05)。研究表明,丰、枯水期杭州湾东北部渔业资源数量分布与种类的洄游习性和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关,多样性指数偏低,可能预示着杭州湾东北部渔业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05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06年1月(冬季).对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平均丰度442.94 ind·m-2,生物量40.78 g·m-2.与历史资料比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种数显著增加,新记录31种,曾经有过报道但未采集到标本的有3种;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变化不大,生物量有明显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大.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相对重要性指数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丰度和生物量以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和冬季较低;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和秋季较低.优势种为谭氏泥蟹、梨形环棱螺、绯拟沼螺、琵琶拟沼螺、河蚬、焦河篮蛤、中国绿螂和丝异蚓虫;相对重要性指数值较高的有无齿相手蟹、天津厚蟹、谭氏泥蟹、中华拟蟹守螺、堇拟沼螺、绯拟沼螺、琵琶拟沼螺、梨形环棱螺、中国绿螂、焦河篮蛤、河蚬和丝异蚓虫.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主要受水温、水文和工程的影响,此外,工程建设和互花米草扩散对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2年夏季(6月-8月)和2013年春季(3月-5月)分别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进行底拖网调查,共捕获鱼类22种,其中春季12种,夏季21种。这些种类隶属8目12科,其中种类数最多的为鲈形目石首鱼科,其次为鲽形目舌鳎科以及鲱形目鳃科,排名第三的为鲈形目带鱼科、鲳科、虾虎鱼科等。相关性研究表明,夏季鱼类种类数与同期监测的浮游饵料生物的种类数显著相关(R=0.80,P=0.00513,N=10)。鱼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鱼类多样度指数H’中重量H’最大值和数量H’最大值呈现两个极端,重量H’最大值靠近岸,位于大桥西侧,而数量H’最大值远离岸边,位于大桥东侧靠外海。夏季重量H’和数量H’最大值均位于东海大桥东面水域,重量H’最大值靠外海,而数量H’最大值则靠大桥。春季,重量多样度H,与水深、盐度及重量密度不相关,数量多样度H’与水深、盐度不相关,但与数量密度显著相关(R=0.72,Jp:0.0186,N=10),与种类数高度相关(R=0.96,P=0.00001,N=10)。春季数量密度和种类数的分布决定了数量多样度H’的分布。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春季和夏季鱼类季节更替率达到50%,一些温度生态幅范围不同的种类进入该海域,是种类季节更替现象比较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06年1月(冬季)。对长江口九段沙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平均丰度442.94ind·m^-2,生物量40.78g·m^-2.与历史资料比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种数显著增加,新记录31种,曾经有过报道但未采集到标本的有3种;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变化不大,生物量有明显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大。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相对重要性指数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丰度和生物量以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和冬季较低;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和秋季较低。优势种为谭氏泥蟹、梨形环棱螺、绯拟沼螺、琵琶拟沼螺、河蚬、焦河篮蛤、中国绿螂和丝异蚓虫;相对重要性指数值较高的有无齿相手蟹、天津厚蟹、谭氏泥蟹、中华拟蟹守螺、堇拟沼螺、绯拟沼螺、琵琶拟沼螺、梨形环棱螺、中国绿螂、焦河篮蛤、河蚬和丝异蚓虫。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主要受水温、水文和工程的影响,此外,工程建设和互花米草扩散对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孤雌溞卵子的发生过程。根据卵母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卵黄的合成、积累情况及核物质的形态变化等观察结果,将卵子发生分为3个时期:卵原细胞期、卵母细胞期和成熟卵母细胞期。卵原细胞核大,胞质层薄,有少量线粒体分布,核物质浓缩为一团;卵母细胞发育的早期和中期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质层增厚,线粒体迅速增多,细胞核变圆,核物质分散成多块;后期卵母细胞胞质中开始出现大量卵黄颗粒和少量脂滴,细胞核边缘波浪化,线粒体空泡化,其中卵黄合成初期,核物质重新聚集在细胞核中央,在卵黄合成中期又分散开来;成熟卵母细胞质中充满卵黄颗粒,呈强嗜酸性,细胞核的形态呈不规则状,核物质分散。多刺裸腹溞生殖腺的外部形态随着生殖周期的变化而不同。在孤雌溞的整个生活史中生殖腺内卵子的发育经历了“同步一不同步一局部同步”的发育模式。发现1龄幼溞生殖腺中不存在卵原细胞,成龄溞的生殖腺有多个发育时期的生殖细胞并存。同时在亚显微水平上发现卵黄主要由线粒体演变而来,也通过吞饮作用吸收成熟的卵黄颗粒,内源与外源性共同作用形成卵黄。[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47—554]  相似文献   
6.
用福林酚法和复性电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蛋白酶(Male Reproductive SystemCathepsin,MRSC)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讨其在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精荚形成和精子释放过程中的作用.福林酚法测定结果显示:仔虾精巢蛋白酶比活力分别在pH6和pH10时出现2个高峰,而成虾精巢只在pH10时出现1个活力较高的峰.成虾雄性生殖系统的各部分在pH10~12的条件下有较强的蛋白酶比活力,于碱性缓冲液中浸泡有助于其后输精管内含物的溶解.复性电泳分离到4个蛋白酶条带,按分子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RSC-A、MRSC-B、MRSC-C和MRSC-D.MRSC-A和MRSC-D广泛分布于雄性生殖系统各部分,其中MRSC-A为酸性蛋白酶,而MRSC-D是碱性蛋白酶;MRSC-C为酸性蛋白酶,只分布于中输精管;MRSC-B活性受pH值影响不大,仅存在于后输精管.在红螯螯虾雄性生殖系统的不同发育阶段,其组织蛋白酶的组成和活性不同.作为精荚的重要组成成分,组织蛋白酶与精荚排出体外后的硬化有直接关系,并促进随后精荚基质的水解以及精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周边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风电场建设工程所引起的周边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于2012年6月、9月以及2013年6月对该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调查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0属61种,浮游植物类群以硅藻为主,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受浮游植物增殖周期、采样时间以及降雨、沿岸海洋环流等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年际差异。风电场工程建设对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的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表现为工程期间浮游植物物种数和细胞丰度呈下降趋势,随着作业期结束,浮游植物群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8.
Cherax quadricarinatus)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蛋白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讨其在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精荚形成和精子释放过程中的作用。福林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