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草珊瑚的无菌播种和丛生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去除果肉的草珊瑚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播种方式培育出种子苗,并以此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来源,诱导出丛生芽,为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升汞消毒3 min,无菌水冲洗3~4次;最佳播种培养基为1/4 MS+NAA 0.05 mg/L,温度25℃,每天光照12 h,种子发芽率可达68.89%;切取种子苗的顶芽接种于MS+6-BA 4.0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出丛生芽,且丛生芽易于增殖和生根.  相似文献   
2.
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耗氧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0 0~22 0℃时,对秀丽白虾(平均1 58g/尾)和日本沼虾(平均1 98g/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虾的耗氧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中午12:00,低谷约在凌晨2:00;同一时刻日本沼虾的耗氧率略高于秀丽白虾,但秀丽白虾的窒息点(2 36mg/L)高于日本沼虾(2 05mg/L)。  相似文献   
3.
秀丽白虾染色体核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抱卵雌虾的受精卵、眼点明显可见的胚胎以及雄虾精巢为材料,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进行秀丽白虾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秀丽白虾胚胎细胞染色体数目2N=90,核型组成是2N=56M 8SM 12ST 14T,染色体总臂数NF=154,染色体数略少于长臂虾属和沼虾属,但核型组成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盾叶莓的繁育特性及生态适应能力进行初步研究,为该物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观察和生殖器官的显微结构观察,分析野生盾叶莓的繁殖特性;将野生盾叶莓引种到不同海拔地区,比较两地盾叶莓的物候期和繁殖特性,分析其生态适应能力。【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盾叶莓的繁殖主要以根蘖苗和基生苗的方式进行。幼苗当年8月底长成,11月中下旬花芽分化形成;落叶越冬后次年4月上旬~5月上旬开花,单花花期5~7d,传粉媒介主要是蜂类,6月底~7月上旬果实成熟。在两处引种地盾叶莓营养繁殖和营养生长均良好,在引种地1果实产量比野生状态高,而在引种地2果实产量显著降低。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蘸取1000mg/L生根粉与100mg/L硼酸混合溶液处理10s的插条成活率最高,木质化插条90d成活率为52%,半木质化插条成活率为93%。【结论】盾叶莓4~5月开花,6月底~7月初果实成熟,以营养繁殖为主要繁殖方式;在海拔11~50m的低海拔地区引种,盾叶莓的营养生长状况良好,但结实量明显下降,生态适应能力较弱;在海拔800m以上地区引种,盾叶莓的营养生长良好,结实率比野生植株高,物候期提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盾叶莓的繁育特性及生态适应能力进行初步研究,为该物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观察和生殖器官的显微结构观察,分析野生盾叶莓的繁殖特性;将野生盾叶莓引种到不同海拔地区,比较两地盾叶莓的物候期和繁殖特性,分析其生态适应能力。【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盾叶莓的繁殖主要以根蘖苗和基生苗的方式进行。幼苗当年8月底长成,11月中下旬花芽分化形成;落叶越冬后次年4月上旬~5月上旬开花,单花花期5~7 d,传粉媒介主要是蜂类,6月底~7月上旬果实成熟。在两处引种地盾叶莓营养繁殖和营养生长均良好,在引种地1 果实产量比野生状态高,而在引种地2果实产量显著降低。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蘸取1000 mg/L生根粉与100 mg/L硼酸混合溶液处理10 s的插条成活率最高,木质化插条90 d成活率为52%,半木质化插条成活率为93%。【结论】盾叶莓4~5月开花,6月底~7月初果实成熟,以营养繁殖为主要繁殖方式;在海拔11~50 m的低海拔地区引种,盾叶莓的营养生长状况良好,但结实量明显下降,生态适应能力较弱;在海拔800 m以上地区引种,盾叶莓的营养生长良好,结实率比野生植株高,物候期提前。  相似文献   
6.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线粒体的变化及其与卵黄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线粒体经历了数目以及结构上的系列变化。卵黄发生早期,卵母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急剧增多,形态各异,有椭圆形、圆球形等,线粒体嵴稀少;随后,细胞质中出现较多近椭圆形的线粒体群,嵴丰富,外膜光滑。连续切片观察表明,该时期线粒体尚未明显参与卵黄颗粒的形成。卵黄发生中期,卵母细胞内的线粒体的结构出现两大类群:一类线粒体呈长杆状或椭圆形,体积小,嵴丰富,内部基质暗,外膜光滑,主要功能是为卵母细胞发育提供能量;另一类线粒体体积大,呈圆球型,嵴逐渐退化,内部基质呈现电子透明状,外膜出现大小不一的波浪状。后一类线粒体膜内陷,出现明显的类似细胞内吞作用,参与卵黄颗粒的形成。被吞饮物主要为有膜性泡,包括波浪状膜的高尔基体分泌泡、光滑外膜的内质网囊泡以及小型线粒体。与此同时,卵母细胞质膜形成众多胞饮小泡,外来物质逐渐进入卵母细胞,通过高尔基体的加工,以分泌泡相互融合形式参与卵黄颗粒的形成,内吞作用所累积的卵黄颗粒占主要部分,因此在该时期卵母细胞卵黄颗粒的形成以外源性为主。在卵子发育后期,皮层区域出现具典型结构的线粒体,当这些线粒体参与皮层颗粒形成后,卵子逐渐成熟,整个卵母细胞中很难见到线粒体。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进一步形成并相互融合,整个卵细胞几乎全为卵黄颗粒占据,未见明显线粒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